同路點評
NDIS價格調整衝擊

澳洲政府近日宣布對全國殘障保險計劃(NDIS)的療程價格進行大幅調整。從2025年7月1日起,物理治療費率將調低10澳元至每小時183.99澳元;營養師與足病師則下調5澳元,至188.99澳元;多數偏遠地區的額外費用(zone loadings)也被完全取消,最高降幅可達40.63澳元。
澳洲物理治療師協會 (APA) 批評此次調整「不可承受」,施壓政府暫停實施2025–26年的年度定價,警告一旦執行,將導致「高質素治療師離開制度」,進一步弱化殘障人士的支援服務。APA主席指出將來可能看到更多治療師退出NDIS體系,參與者的選擇權將被剝奪。
多位申請者與家屬亦向ABC投訴突然被削減每週物理治療次數,或被迫取消小組治療;甚至某些計畫因「審核人員不了解個案複雜性」,而短時間內被大幅調降預算。
多位治療師也擔憂,若新定價限制生效,大批治療方案將遭取消,可能對參與者生活造成無法挽回的負面影響。
同路點評:
自NDIS成立以來,澳洲政府投入逾300億澳元,成為全球最大型的殘障支援計畫之一。然而,隨著參與人數逐年攀升、支出增長迅速,聯邦政府近年頻頻針對費用結構與服務配置進行審核與調整。此次定價改革是2023年國會審核報告建議下的一部分,被視為NDIS「精簡優化」的起點,亦是實踐財政責任的一次重要舉措。
然而,在效率與公平之間,矛盾迅速浮現。儘管NDIA強調此舉為「控管成本、維持公平」,但實際影響深度會落在高需求、低資源家庭上。這些參與者往往透過物理治療、藝術治療等方式重建生活與發展能力;一旦支援中斷,不僅復元進度受挫,更可能增加長期醫療與社會成本。APA等專業團體指出,日常營運成本並無相應下降,只是收入被貶值。大量經驗豐富者可能轉向私診或退出NDIS,導致制度整體專業能力下滑。未來參與者不但找不到優質支援隊伍,尋求療程等待時間也將延長。
不可否認,NDIA必須控制長期預算增長。然而,若只以價格調降來解決問題,有可能反而加劇「低價低質」、「供不應求」的惡性循環。理想方式應該是在控成本與確保質量間取得平衡,例如差異化定價、重點資源補助、長期療程設計等方式。
如果澳洲政府有更遠的醫療保健眼光,應召開公開協商流程,邀請家屬、殘障人士、治療師、學者等更多利益代表,制定更人性化、可持續的改革方案。否則,用行政命令來「殺一儆百」,最終只會損害參與者的生活品質與整個體系的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