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點評
G7批中國產能過剩,歐盟主席稱特朗普是對的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近日在七大工業國組織(G7)峯會表示特朗普總統對中國採取的強硬貿易政策是正確的,並指出中國的貿易行為仍然是全球貿易體系中的主要問題之一。她強調,中國在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和市場准入等方面的政策,對歐盟企業造成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馮德萊恩指出,中國正試圖透過削弱知識產權保護、提供鉅額補貼,來主導全球製造業與供應鏈。這樣的做法「不是正常的市場競爭,而是有意的市場扭曲」。她警告,各方應對所謂「新一輪中國衝擊」保持警惕,特別是中國大量向全球市場傾銷由國家補貼支持的低價產品,並呼籲七國集團(G7)協同行動,應對中國在原材料領域日益擴大的影響力。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作為本屆G7峰會主席,發表會後總結時亦呼籲中國應避免扭曲市場、造成有害的產能過剩。
馮德萊恩則進一步呼籲,美國總統應攜手盟友,共同應對中國引發的貿易失衡問題,而非對盟國加徵關稅。
針對相關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週三在例行記者會上雖未點名回應,但批評的說法「罔顧事實、充滿偏見和雙重標準」,中方表達強烈不滿與堅決反對。郭嘉昆表示:「所謂的『產能過剩』,其本質是有些國家擔心自身競爭力與市場佔有率,試圖藉此為由推行保護主義措施。真正過剩的不是產能,而是焦慮。」
同路點評: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近日高調表示「特朗普是對的」,此舉除了針對中國貿易問題發聲,更顯然帶有外交策略考量。歐洲多國正擔憂美方可能恢復對歐盟商品加徵高額關稅。馮德萊恩此番言論,某程度是意圖向川普釋出善意,展現歐盟在中國議題上與美方站在同一陣線,以此爭取避免成為貿易報復對象。
此外,本屆G7峰會主席國加拿大亦同步發聲,批評中國的市場扭曲與產能過剩,進一步顯示西方盟國正試圖圍繞共同立場應對中國挑戰。對歐盟而言,如何在維護對中經貿利益、平衡內部分歧,以及穩住與美國新政府的關係之間取得平衡,將是當前重要的外交課題。歐洲是否真能形成統一且具影響力的對中策略,仍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