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點評
美國籍樞機主教當選第267任教宗

在當地5月8日下午,天主教會歷史翻開新頁:美國籍樞機主教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在梵蒂岡教宗選舉會議中當選為第267任教宗,接替自2013年開始領導教會的教宗方濟各。普雷沃斯特成為首位美國籍教宗,並取名為「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
現年69歲的教宗良十四世出生於美國芝加哥,擁有美國和秘魯雙重國籍。良十四世曾任奧斯定會總會長,並於秘魯擔任傳教士多年,並重點關注窮人等弱勢社群。隨後晉升為教廷主教部部長及拉丁美洲宗座委員會主席。
外界指新教宗行事風格低調,政策立場仍有待觀察,但因其拉丁美洲背景與方濟各的阿根廷背景相近,所以普遍預料他將延續教宗方濟各的改革方向,特別是在貧窮、移民與環保議題上。然而,在LGBTQ議題上,良十四世立場較為保守,曾反對同性伴侶收養小孩及性別教育,並批評性別意識形態的推廣。
此外,作為首位美國籍教宗,他曾在社交平台上公開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而媒體已要求梵蒂岡確認相關社交帳戶是否屬於良十四世本人,但截至目前尚未獲得回覆。
澳洲政界與宗教界領袖紛紛對新任教宗良十四世表示熱烈歡迎。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教宗的當選是「全球天主教徒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並希望新教宗的任期能夠「推動全人類和平與社會正義」。他同時誠邀教宗於2028年前來澳洲,親自出席國際聖體大會(International Eucharistic Congress)。
同路點評:
天主教新教宗良十四世,從133名樞機主教中脫穎而出,讓全球感到意外。一直以來,外界普遍認為樞機團在選舉時會刻意避免選出美國籍教宗,以免讓本已擁有全球政治與經濟影響力的美國,進一步主導教會事務。然而,普雷沃斯特在秘魯長達數十年的牧職經歷,展現出他對拉丁美洲基層社群的深厚關懷與在地連結,可能正是化解選舉人疑慮、促使其當選的關鍵因素。
教宗良十四世有著紮實的草根經驗與國際視野,讓人對他未來在推動教會改革的表現充滿期待。他揚言堅定不移地維護團結精神,但如今正值地緣政治緊張的時代,在烏克蘭、加薩、蘇丹、緬甸、印度與巴基斯坦等地衝突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他是否能以教會的普世性促進和解與合作、建立和平對話的橋梁,將是一項艱鉅但極為迫切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