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同路點評

緬甸大地震

緬甸中部3月28日發生7.9級大地震,截至4月7日晚,已增至最少3,600人罹難、5,017人受傷,另有160人失蹤。日本媒體引述聯合國人道事務負責人報道,災區有1700萬民眾受災,他們現時急需來自國際的人道援助,其中包括帳篷和糧水。

2019年,美國加州曾發生7.1級地震,但沒有人因而死亡,也未對基礎設施造成嚴重破壞。

緬甸國內衝突一直未止息,軍政府終宣佈4月2日至22日暫時停火,以協助救援。此前緬甸地方武裝已提倡停火,但指軍政府沒有回應。

日本放送協會(NHK)引述聯合國人道救援事務協調辦公室(OCHA)總監費查在訪問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和首都內比都後接受NHK的採訪。

費查表示:「這裡的人們急需庇護。季候風和雨季馬上來臨,他們急需帳篷棲身、水和糧食。」

費查指,他所看到的一群人因躲避軍隊和民主反對派之間的戰鬥而流離失所。他們遭受了巨大的創傷,而他們避難的地方現在也被地震摧毀了。

他呼籲國際社會為地震倖存者提供援助,並表示「我們希望能夠盡可能向當地人提供人道救援,但我們顯示資金嚴重不足,急需來自國際的支持。」

同路點評:

緬甸這場地震,是一場自然災難,但它震垮的不只是房子,也震出了體制的塌陷。地震固然強烈,但建築物大規模倒塌、寺廟佛塔成片損毀、學校垮塌致死,真的全是「天災」嗎?在一個權貴裙帶關係橫行的體制下,工程能否驗收,跟安全無關,跟「關係」有關。更嚴重的是,緬甸多年內戰造成國家治理斷層,很多地區根本談不上建設標準──戰亂導致人們逃難重建,只求有瓦遮頭,哪還管得了抗震結構。這場地震真正要命的,是它撞上了一個制度早已鬆動、道德失衡、治理真空的緬甸。天災不可避免,但人禍本該可以防——緬甸,之所以走到今天這一步,真正的震源,早就不在地底。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