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同路點評

窮遊旅客湧現 李家超籲港人盡好客之道

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期間,訪港旅客創下疫情後新高。訪港客總數約為11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22%。其中,來自內地的旅客約為92萬人次,按年增長約20%,共計有超過900個內地入境旅行團來港。而非內地旅客則約有18萬人次,按年大增31%。

當中內地旅客的旅遊模式亦有所改變。相比以往重視購物消費,現時越來越多旅客傾向「特種兵式旅遊」,即以最短時間遊覽最多地點,在多個地標打卡,以最低成本完成最多活動。這類旅客除了交通開支外,其他消費力普遍偏低,許多人自備食物,甚至選擇在快餐店逗留過夜或露營,力求「慳到盡」。

針對「特種兵」現象,香港市民反應兩極。部分人對在公眾地方過夜的行為表示不滿,認為這影響店舖營運、擾亂民生。但也有人認為,只是短暫逗留數小時,對商戶運作影響有限,不應過度批評。

對此,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旅客有「高端」與「非高端」之分,強調香港作為好客城市,應抱持包容態度,歡迎各類型旅客。他指出,如果社會出現「只歡迎某一類旅客」的觀感,將不利於香港的整體形象。

同時期內,根據入境處資料,香港居民出境人次高達168萬。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在五一黃金周期間,餐飲業整體生意額較平日下跌約一成,當中以人均消費逾500元的中高檔餐廳受創最深,有部分餐廳生意下滑近三成。

同路點評:

內地「特種兵式旅遊」來港引發爭議,不少政界與媒體呼籲港人不要「挑客」,應包容窮遊旅客。然而,市民的不滿,與其說是因為經濟利益,不如說是對旅客文明行為與文化素質的擔憂,特別是否尊重本地文化。

有論者指出,歐美國家早已習慣背包客、窮遊模式,香港亦應接納「特種兵」。但若旅客在公共空間過夜,甚至干擾其他顧客和店鋪運作,市民的不滿情緒可謂合情合理吧。這不是排斥新旅遊模式,而是擔心本地生活被打擾。在推廣「無處不旅遊」時沒有完善的配套,最終是以干擾本地生活為代價,造成社會壓力,更令本地人選擇出外消費,結果「旺丁不旺財」。這樣的旅遊發展,何來長遠的正面效益?

在特首及業界代表呼籲「好客之道」之際,不如他們以身作則,開放私人會所和高級餐廳招待特種兵旅客,既可舒緩公共壓力,更能體現真正的包容與好客精神。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