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點評
白宮洩漏也門計劃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在加密應用上討論轟炸也門行動時,錯將《大西洋月刊》主編戈德堡加入群聊,導致絕密戰爭計劃洩漏。更有趣的是,群聊還曝光了副總統萬斯反對轟炸行動、高層對歐洲的厭惡以及美國要經濟回報等不為人知的內幕。
根據戈德堡的披露,國防部長赫格塞斯還在群組中發送了「即將對也門發動的攻擊的行動細節,包括有關目標、美國將部署的武器和攻擊順序的資訊」。中情局長拉特克利夫,則發送了「可能被解釋為與實際和當前情報行動有關的信息」。
在討論中,萬斯直言不諱,稱美國轟炸胡塞武裝,「我們犯了一個錯誤」,因為歐洲比美國更依賴紅海-蘇伊士運河通道。
「美國3%的貿易通過 (蘇伊士運河)。但歐洲則是40%。「萬斯說,「公眾不理解這一點或為什麼有必要,這確實存在風險。」
在萬斯看來,美國何必替歐洲解圍,而且,他還暗示,特朗普可能不了解實際情況。
因為內部談話,美國人說得更直白。萬斯態度很明確:「我們走吧,我只是討厭再次救助歐洲。」
國防部長赫格塞斯也贊成:「我完全同意你對歐洲免費搭車的厭惡。這太可悲了。」
一位官員說:「據我所知,總統的態度很明確:綠燈放行,但我們要盡快向埃及和歐洲明確我們期望的回報。」
他還說:「如果歐洲不進行補償,那該怎麼辦?如果美國成功以巨大代價恢復了航行自由,那麼需要有進一步的經濟收益作為回報。」
同路點評:
一場牽涉中東戰爭計劃的最高級別機密會議,居然因為一個誤加聯繫人,導致 「計劃曝光+官員內訌+對外關係撕裂」三重後果,這對美國國家安全系統是赤裸裸的打臉。
這次群聊洩密的內容,遠遠超出了軍事技術層面,更重要的是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內對歐洲、中東、經濟利益等方面的真實態度。美方高官在私下對歐洲充滿怨氣,不願再為其「買單」,這與近年來美國外交中「美國優先」「減少海外干預」的趨勢一致。副總統的質疑其實反映了美國內部對於「打仗是為了誰」的核心矛盾。再者,把軍事行動直接與經濟補償掛鉤,揭露美國決策者在安全政策中高度交易化的心態。這些資訊一旦被盟友解讀,無疑將加劇歐美間的信任裂痕,也可能讓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對其戰略意圖感到動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