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同路點評

熱浪疫情

夏季來臨,當澳洲人悠閒地在海灘或冷氣房中納涼,亞洲基層及貧困族群卻仍在悶熱難耐中苦苦掙扎。

印度古吉拉特邦氣溫高達攝氏34度,當地家庭無論室內或室外皆難以獲得舒適,原因是居住環境建造粗糙且通風不良。據估計已有超過4000人疑似因熱衰竭而受害。

類似困境並非僅限於印尼等亞洲國家,澳洲的租屋市場中,也同樣存在通風不佳的住宅問題。

由於這場熱浪疫情多因建築結構不良所加劇,住宅建造方式亟需改變。然而,在當前全球經濟高通膨的環境下,冷氣仍只屬於少數有錢人的奢侈品,窮人無法負擔;且冷氣機的廣泛使用只會使全球暖化與溫室氣體排放更為嚴重。

目前已有多種替代方案被採用或討論中,例如在建築時使用隔熱牆材或加設遮蔭設施。但也有人主張,政府應將重點放在減少住宅密度,以降低健康風險。

同路點評:

住房對亞洲國家及澳洲民眾來說,皆是基本而重要的保障。可惜的是,劣質的住宅暴露出政府在保障民眾安全與健康方面的嚴重不足。

雖然降低住宅密度確實能減少擁擠,而使用隔熱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溫,這些都是緩解手段,但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問題的根源在於貧富差距。

只有富人擁有足夠資源及財力,才能購買冷氣及高品質建材,避免住進劣質房屋。事實上,政府更傾向討好富裕階層,而非根本解決貧困者被迫居住於劣質住宅的問題。

在全球暖化持續惡化之際,大多數人恐怕仍未意識到這場熱浪疫情的嚴峻性。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