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點評
熱帶氣旋「阿爾弗雷德」致澳洲洪澇災害持續

根據澳洲廣播公司通報,熱帶氣旋「阿爾弗雷德」為澳洲昆士蘭州東南部和新南威爾斯州北部部分地區帶來持續數日的破壞性強風、局部洪水和大量降雨。
氣象專家警告稱,熱帶氣旋「阿爾弗雷德」的影響遠未結束。
截至10日上午,昆士蘭州東南部和新南威爾斯州北部仍有近22萬戶家庭斷電。由於洪水和停電造成嚴重破壞,10日當天,兩州共有超過1000所學校繼續關閉。
昆士蘭州已向部分地區發佈嚴重雷暴警告、嚴重或緊急洪水警報。此外,新南威爾斯州的幾條河流也發佈嚴重洪水警報,其中包括特威德河、克拉倫斯河和里士滿河。
雖然它不是有史以來最強的氣旋,但其緩慢的移動使其成為長時間的危險事件,帶來了暴雨、沿海洪水和強風。 由於天氣系統複雜,專家們很難預測其飄忽不定的路徑,而創紀錄的溫暖海溫則助長了其強度。
2025 年 3 月初,熱帶氣旋”阿爾弗雷德”在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徘徊了一個多星期,然後逼近澳大利亞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 在澳洲東岸,氣旋很少能到達這麼南的地方。 上一次登陸昆士蘭-新南威爾斯邊界附近的是 1974 年的熱帶氣旋佐伊。
熱帶氣旋於 2 月 22 日在布里斯班以北約 1,300 公里(800 英里)的珊瑚海上空形成。阿爾弗雷德”雖然不是最強的氣旋之一,但仍構成了重大威脅。它緩慢的移動加劇了它的影響,使暴雨、風暴潮和強風在登陸前的數天裏襲擊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在拍攝衛星圖像時,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 80 公里。
同路點評:
儘管澳洲有較為完善的氣象監測系統,但「阿爾弗雷德」造成的破壞仍然暴露出了一些應急管理上的短板,災害預警機制雖然存在,但執行力度和民眾的警覺性仍有待提高,比如儘管氣象局提前發出了警報,但一些低窪地區的居民並未能及時撤離。超32萬戶居民斷電,意味著東部沿海地區的電網仍對極端天氣缺乏足夠的抗災能力。 2011年的「亞斯」、2019年的「特雷弗」以及2022年的500年一遇洪水,極端天氣正在成為澳洲的「新常態」,政府和民眾必須對此做好長期應對,而不是每次災害來臨時才臨時抱佛腳。 「阿爾弗雷德」不僅暴露了澳洲在災害應變、基礎建設和氣候政策上的問題,也提醒所有人,極端天氣不再是罕見現象,而是現實的長期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