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點評
港大校長: 假學歷 「中介是罪魁禍首」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近日就碩士生假學歷事件接受訪問,表示單靠面試難以遏止造假,因部分申請者表現良好,「面試看不太出來」。

他指出,中介公司是學歷造假的「主要罪魁禍首」,部分華裔學生透過中介以虛假成績申請港大碩士課程,部分甚至並不知情。他形容仲介造假如詐騙電話,手法層出不窮,並稱資助大學之間會通報可疑中介,但對方往往改名再出現。
面對是否應拒收學歷存疑的學生,張翔回應需有證據支持,並表示港大selectivity高,收生並不為錢,強調造假者比例極低,不應因個別事件懲罰所有學生。他稱港大已製定有效審核程序,積極應對此問題。
此外,隨政府放寬非本地本科生上限至核准學額40%,張翔預計下學年達滿額。他亦表示,支持檢討本地生身分定義,避免部分人士「借計劃佔便宜」。
同路點評:
張翔一句「學生也是受害者」,似乎把矛頭全指向中介,卻迴避了最核心的問題:難道學生真的完全無辜?一份改過的成績單、一份「提煉」後的履歷,學生完全不知情?這種說法未免太天真。中介固然是產業鏈的黑手,但造假行為不可能沒有學生的默許甚至主動參與。若一味強調制度寬容與錯在中介,等於默許「只要做得隱蔽,就有機會混進來」。教育機構當然要健全審核機制,但學生作為申請的主體,責任不能輕輕放下。信任制度不是豁免誠信,學術自由也不等於可以搭便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