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同路點評

李強推促進生育政策

受到2024年結婚率銳減的影響,中國2025年的生育率預計將跌至0.9,只有《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所預測的1.8的一半。殘酷的人口現實,終於讓中國領導人從「人口膨脹」中醒悟過來,中國總理李強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宣佈,將「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在千呼萬喚之下,中國政府終於開始鼓勵生育了。

總和生育率反映婦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總數。由於嬰兒夭折及疾病等原因,一般來講在已開發國家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才能達到世代更替水準,不會讓人口總數隨著世代更替而下降。

也觀點認為,總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一旦降至1.5以下,經濟社會發展就有整體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包括中港台在內,華人國家和地區的總和生育率大多低於1.2,屬於世界低水準。這種數據意味著總人口必定出現負成長,隨之帶來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危機。

在傳統的華人社會裡面,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養兒防老這些婚育價值觀,被視為人生的必經階段。隨著社會及時代的轉變,近年來開始有人提倡「不婚不育」。

剛過去的春節,中國網信辦整頓網路環境,禁止鼓吹不婚不育的言論。在長達近40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之後,最近十年,在人口老化的壓力下,中國政府已徹底拋棄「一孩政策」,轉為採取各種措施鼓勵民眾生育。然而,中國人口還是進入了持續負成長的時代,也逐漸失去了過去人口紅利的優勢。

同路點評:

目前中國的生育率已跌至全球最低水準之一,中國的低生育率問題已成為長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大挑戰,房價高、教育成本高、醫療成本上漲,使年輕人不願生育,越來越多年輕人推遲甚至放棄結婚生子,強調個人自由,職場歧視、育兒負擔過重,導致女性生育意願降低。即使推出政策,短期內生育率反彈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社會結構已經改變了。如果年輕人面臨「買不起房子、供不起孩子」的現實,光靠政策引導是不夠的。許多國家(如日本、韓國、歐洲部分國家)也面臨低生育率問題,即使政府提供現金獎勵或福利,生育率仍未明顯回升。除非中國能從根本上降低育兒成本、提升年輕人的經濟安全感,否則即使推出各種鼓勵措施,生育率回升的可能性仍然有限。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