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點評
曼谷審計署大樓倒塌後續
在三月由緬甸地震引發的大樓倒塌事故後,泰國法院近日向17名與曼谷國家審計署辦公大樓計劃相關的設計、施工與監理人員發出逮捕令。

該棟30層大樓在地震中轟然倒塌,已確認造成89人死亡,另有7人失聯。被通緝者之一為泰國著名建築公司「義大利-泰國發展有限公司」的前總裁普雷姆切·卡納蘇塔。
根據泰國警方初步調查,電梯井有結構缺陷,且建築殘骸中發現不合格鋼材,懷疑與此次倒塌有關。去年剛完成封頂的審計署大樓由中鐵十局泰國分公司承建,是中國在泰基建的代表性項目之一。此前,中鐵十局負責人張傳令及數名中國公民也因涉嫌相關違規行為被逮捕。
業內專家指出,大樓或採用了「無樑樓板」設計,這種結構在抗震性能方面存在顯著短板,在高層建築中已被多數國家禁用。學界與土木工程界一致認為,在地震震央距離如此遙遠的情況下發生整體坍塌,是「絕不該出現的事故」。
儘管泰國政府早在事故後宣佈成立調查委員會,並要求7天內通報事故原因,但至今相關調查結果仍未公開,引發外界質疑。
同路點評:
這起事故暴露出國際基建合作的嚴重隱患。在如今高樓林立的亞洲城市,一棟剛建成的大樓因遠震坍塌,簡直是對「現代工程」這個詞的諷刺。工程從設計、用料到施工各環節幾乎無一倖免地揭露問題,讓人質疑這到底是「地震」還是「人禍」。若確實有偷工減料、違規設計等行為,不僅是失職,更是謀殺。而中方企業的深度涉入也說明,在「一帶一路」計劃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國的「基建出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這不是一場普通的事故,它應該成為整個亞太地區重新審視高層建築抗震標準與跨國施工監管的轉捩點。否則,今日的曼谷悲劇,或許明天就在其他城市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