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點評
悉尼Fowler 選區的Tu Le和Dai Le

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 否認在上次選舉中將克里斯蒂娜·肯尼利 (Kristina Keneally) 空降到悉尼西部的福勒 (Fowler) 選區,儘管他當時表示,他曾呼籲該黨的全國執行委員會進行干預,以避免該黨成員預期會支持前總理。
4日,阿爾巴尼斯在視察前工黨據點福勒時承認任命肯尼莉是一個錯誤,並對Tu Le表示祝賀——Tu Le此前曾被排除在外,為肯尼莉在 2022 年競選失敗讓路,今年她將再次參選——並稱讚她有出任未來部長的潛力。
「我承認……那是一個錯誤。我認為那是一個錯誤,」阿爾巴尼斯在談到導致工黨輸給獨立人士Dai Le的決定時說道。 「我一直支持並極力鼓勵Tu Le為福勒競選。她是未來的內閣部長。」
Dai Le僅以 1.4% 的微弱優勢領先於最近宣佈成為工黨福勒選區候選人的越南裔澳大利亞律師Tu Le,她批評工黨在選擇該席位候選人時“流於表面”。 「我認為工黨決定預先選擇一個與我名字相似的人只是像徵性的,而她也只有這個名字,」「這一次,他們推選了一位針對特定族裔的候選人,認為這是他們唯一需要吸引的族裔。」
Tu Le在福勒選區預選中落選後一舉成名,但她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所做的工作現在才引起人們的關注。 2022年,她因對社區的貢獻而被授予 2022 年 40 位 40 歲以下亞裔澳洲人領導獎的總冠軍。
同路點評:
Fowler 的選戰,說到底,是一場「代表性」的較量。 Dai Le 是社區裡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獨立議員,越南難民出身,講的是草根、是實幹、是本地人的真實需求。而工黨這次推 Tu Le 出戰,也同樣是越裔背景,而且是當初被黨內「空降門」犧牲的那位。換句話說,這不只是兩個候選人的競爭,更是選民在問:我們要的是有黨派資源的人,還是真正理解社區、願意紮根服務的人? Dai Le 上次贏,是因為大家對工黨輕視本地聲音感到憤怒;這次,Tu Le 要贏,就得證明自己不是另一個「黨意優先」的棋子。 Fowler 不是個能靠標語贏選票的地方,選民要看到你真的在聽、在做、在這裡活生生地存在。所以最後誰勝誰負,取決於誰更能證明自己,不是「代表工黨」,而是真正代表這塊土地。Tu Le的勝敗, 相信對少數族裔參政, 有很大的啟示, 到底是憑自己的實力爭勝, 還是靠黨的蔭庇, 也是考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