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點評
以色列伊朗空襲引爆新一輪中東危機
以色列與伊朗軍事對峙在過去一週急遽升級,升級為數十年來的嚴重衝突。

以色列於6月13日展開「獅子崛起行動」,空襲伊朗納坦茲核設施及軍事目標。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因此喪生。
伊朗旋即報復,發射導彈與無人機針對軍民設施,造成傷亡。伊朗亦同步發動網絡攻擊,導致以色列金融系統短暫癱瘓。伊朗政府亦同時譴責以色列軍事行動為「戰爭罪行」,要求國際社會立即譴責。
隨後在6月1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間發表聲明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並警告德黑蘭市民儘速撤離。他聲稱此舉動為美方的「善意姿態」,意圖換取伊朗解除武裝。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表示,以方已經掌控伊朗軍事領空,並準備擴大對核設施的打擊。他亦證實以軍戰機轟炸伊朗國家電視台IRIB總部,造成媒體人員傷亡。此舉引發國際關注是否構成針對媒體的戰爭罪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烈譴責局勢升級,呼籲雙方克制。他亦都指出若以伊衝突持續,將對區域和平與全球穩定構成重大威脅。中國、俄羅斯與歐盟亦呼籲雙方透過外交對話降溫,以避免軍事對抗擴大。然而,特朗普仍然態度強硬,嚴重警告伊朗若不放棄核計畫將面臨毀滅性後果。
澳洲亦對局勢表達嚴重關切。外交部長黃英賢呼籲亞太各國冷靜因應,以防衝突外溢。澳洲政府亦已經暫時關閉駐中東多地使領館,發出旅遊警示,並啟動撤僑機制。
儘管部分國家呼籲以伊停火與重返談判桌,但兩國敵意與核疑慮未減,衝突仍然持續。
同路點評
這場衝突源於長期敵意,而非突發事件。以色列的「獅子崛起行動」明確鎖定伊朗權力核心,攻擊IRIB總部,實時播出使德黑蘭威信受損,影響其國際敘事。伊朗旋即展開報復,以無人機與導彈襲擊以色列北部,造成平民傷亡,進一步加劇緊張局勢。
衝突的焦點在於伊朗可能將成為擁有核子武器國家, 所帶來對以色列的威脅。歐洲國家對伊朗發展核武器都極備戒心, 因此對以色列的行動表示理解。由於國際相信這一次行動, 很有可能已大幅摧毀伊朗的計劃, 現時考慮的是如何能盡快結束雙方的戰爭狀況。
外交上,特朗普出人意料地發表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聲明,要求伊朗政府接受現實,完全放棄發展核子武器, 並對伊朗最高領袖控制伊朗, 加以質疑,這表示美國可能會策劃伊朗政府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