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小小的夢想[3] – 歡迎來到肯尼亞!

「Karibu Kenya!」 — 這是來自奈羅比街上店主在本地人見面時的歡迎說話,在這裏時常會看到善意的笑容、揮手和不間斷的「Karibu」(歡迎)。肯尼亞人的溫情和友善無疑是很明顯的,這甚至是一個國家性的標誌。而且,肯尼亞像鎔爐般正在融化不同文化,因為這個多元文化的國家繼續吸引著不同的民族融入其中。 View post on imgur.com 經過長達二十四小時的航程,我終於到達奈羅比,有親切、好客的寄宿家庭主人M女士歡迎著我,M女士有一個年輕美麗、開朗可愛的女兒。M女士之前在海外讀書,現在是奈羅比不同項目的藝術及文化顧問。我很榮幸地能參與在一個名叫Nai Ni Read More …

活出小小的夢想[2] – Nai Ni Who節慶

奈羅比被稱為「太陽下的綠色城市」,是肯尼亞的首都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過300萬。對於以奈羅比為家的人,這城市的大都會風情無疑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文化生活,並給予眾多外籍人士意想不到的愉快舒適。奈羅比市區建有不少摩天大廈,卻又是一個給國家公園包圍著的城市,不可思議地提供著最容易經歷的野生動物園體驗。上週,當我們的車子,在路上差一點就撞上了一頭犀牛,我就明白了這城市住上了多少野生動物。 View post on imgur.com 內羅比這一個名字起源於馬賽語「安卡拉尼奧比」意思就是涼水。奈羅比這城市原來是一片在森林邊無人居住的沼澤,城市的名字源於在十九世紀末建造烏幹達鐵路時的一個小鎮,這小鎮最後成為整條鐵路的總部。奈羅比因著它那宜人居住的環境而成長,因為它有豐富的水源,並且因位於高地而比海岸更涼快的天氣。自1963年獨立後,奈羅比發展迅速,駐有數以千計的肯尼亞企業及主要跨國機構,成為一個發展完善的商業及文化中心。 在這現代化城市的亮麗和魅力的後面,卻是那不能被漠視的極端都市貧窮。第一次來到奈羅比的訪客,一定會給它那由居民及外僑所起卻令人厭煩的稱號「奈羅匪案Nairobbery」所嚇怕,認為它是非洲最危險的城市之一。快速發展令奈羅比的基礎建設需求成為極大壓力,在這首都的外圍,佈滿了由鐵皮頂破屋組成的龐大窩棚鄉鎮。而且這城市擁有全球最大的貧民窟,諷刺地這些地區卻又是被奈羅比最富有的城區所包圍著。奈羅比常被描述為一個第三世界城市,卻與最先進世界級國家僅是一街之隔。 無疑地,奈羅比同時具備有積極和具挑戰性的一面。當我開始進入小額保險這一個具備挑戰的旅程時,我內心真的是擔心,如何能使用精算師的專業來對發展中國家低收入人仕的生活帶來積極影響!但我盼望我這一次的旅程,終點不是一個名為奈羅比的新地方,而是一個讓我看到世界的新視野。

活出小小的夢想[1]

「從你啟程開始,旅程永不會結束…你的心思永不會離開你的旅途」── Pat Conroy 我作為一個把工作放於全球發展的精算師,這一旅程,源於我對旅遊及發展中國家的熱愛。與人們對典型的精算師形像稍為不同的,是我認為我是一個「冒險愛好者」。我喜愛歷奇,而且我更喜愛旅遊。我曾有珍貴的機會,生活在澳洲、法國、墨西哥、香港及西非洲。去年底,通過國界精算師® (AWB)這一個組織,我成為一位極富經驗的資深精算師(也是無國界精算師的執行董事)在西非洲多哥的顧問公司的義務工作夥伴。我的精算專業技能有機會運用在其中,我更無法把能在全球發展工作項目中作為精算師所取得的滿足感及精神回報表達出來。 View post on imgur.com 在多哥的草根經驗為我服務那廣大在極度欠缺的社群中,開啟了我以精算師的專業,從事少額保險去作風險管理。數月前,我很榮幸地成為了聯合國常設機構中最悠久歷史的國際勞工組織(ILO)的一名保險影響研究員。這一個兩年的研究計劃,提供給我使用精算專業的珍貴機會,去發展保險產品,給在中非洲的低收入巿場,支持各項具創意的扶貧項目。我由ILO所派的第一項任務,是在肯尼亞首都奈羅比的一全球小額保險服務公司 Read More …

[情繫西非十四] 無國界精算師

當我向人提及我要在西非洲作一些無償的義務工作時,大部份的人都提出一個相同的問題──一名精算師在西非洲能作甚麼? 在嘗試解答這問題之前,容讓我向你介紹一下精算師到底是作甚麼工作的?國際精算師協會(IAA) 把精算師定義為合格的為機構的財務作風險影響分析的專業人仕。在嚴格的專業標準之下,他們應用數學專業去預測及降低財務的不確定性,用普通人的語言來說,精算師就是一名數學家,加上電腦的吉卡賽的占卜者。 所以,到底一名年輕的精算師,在幾個月內為公眾利益服務社區,能為社帶來怎樣的改變?不少人質疑為紓緩貧困的「志願旅遊」到底有怎樣的影響──是否衷心付出去幫忙的努力,只會令情況更加惡劣?是的,當我驚奇及不安地發現不少志願機構都要求參加者去付費成為海外的志願工作者。對我來說,要任何擁有技能的專業人仕付出金錢才能工作,在經濟上表示這些義工的工作,巿場價值竟然是負數。實際上,在一條非洲村落的領袖,情願接受這義工數千元現金,而不是讓這義工為他們作一個月有限的工作。然而,我相信雖然在數月之間,我們不能解決赤貧的問題,但我們一定可以增加對問題的洞見及經驗,進而提升參加者對解決問題更大的委身。我有幸能聯繫到「無國界精算師」這一個組織的一名充滿熱誠的高級精算師,以她在發展中國家豐富的經驗,來輔導應用我所擁有的精算知織和技能。 無國界精算師® (AWB)是國際精算師協會中的一個特別小組,專門協助在欠缺精算師資源的地區提供短期的精算服務。接受這些精算服務的單位,包括公營機構,政府部門,或其他欠缺精算服務或需要財政支援才能獲取服務的機構。AWB的活動範圍,包括提供社會保障的發展和優質管理的援助、企業風險管理、退休金制度、保險(包括非人壽、人壽及小額保險及貸款)、投資、健康護理計劃及其他可以使用精算技能的基礎建設及更廣泛的應用範圍。AWB更在這些地區,鼓勵成員擔任教學及培訓工作,來推動對精算專業的認識及推廣精算教育 在西非時,我有機會在尼日利亞,策劃一個企業風險管理研討會,並在其中擔任項目經理。我亦有機會與來自多哥、迦納、肯亞、尼日利亞、貝寧及象牙海岸等地精算師學會的精算師會面,從一個非常不同的角度來學習我的專業。我亦有珍貴的機會與多哥本地精算師們,分享我的工作和在澳洲精算行業中的學習經驗。雖然在這些地區,精算專業還只是在初期不成熟發展的階段,但不可置疑的是精算專業在這些地區仍維持高度廉潔及能力標準的主要推動。精算師往往被巿場監控者看成不法操作的舉報者,為監管的權威機構提供支援及寶貴經驗。 無可置疑,在一個與原居地文化截然不同的發展中世界工作,令人會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問題,我們不應假設在一個環境之下的有效處理方法會同樣適合其他環境。因此一名在海外的志願工作者會變得更有彈性,並且會以開放的態度來面對在不同的社會政治、文化及地理環境下的工作和生活。我在其他AWB 那些充滿決心在發展中國家的志願工作者間,學習到需要以更多的熱情,投入感及不為上班時間所規限的超時工作中,來委身於這有意義的工作。 一句名言曾經說:「只有在付出中,你才能得到比你已經有的更多。」這可以說是我在西非的精算經驗及與AWB 作義工的真實寫照。

[情繫西非十三]工作至你倒下來?──在西非洲退休

檯上堆滿了如山高的美食,一樽樽的香檳以及直至你無法支持而終止的舞步──構成了備受尊敬的Théo Kodjo Locoh先生那令人難以忘懷的退休慶典的週末。Locoh 先生無疑在專業及對西非洲保險業貢獻非凡,具備極其豐富知識,而我有幸能有機會與這位偉大的理想推動者共事,並且從他身上學習,更在他應得的盛大退休慶祝中,感受良多。在經過兩晚在洛美最豪華酒店,由保業及非洲最大的保險公司舉辦連續兩晚的派對後,我也被邀請參加在Locoh 私人城堡中,他與家人及朋友的私人慶祝會。這些活動不單止突出了對Locoh先生輝煌的事業的敬意和欣賞,更是祝願他能有一個充滿情趣和積極的退休生活。然而,這絕對不是在西非洲的典型退休。 在已發展國家,退休通常被視為「對努力工作的獎勵」或是「悠閒享受的權利」,然而在大部份非洲人中,退休幾乎是不存在,而每一個人都預期工作至死亡那一天為止。藉得我們留心的在西非洲的退休金計劃中,我們要加上的一個有關年齡修正的假設。我們假設了在正規工作環境的工人,平均呈報的年齡比真實年齡小七歲,這是在非洲工人常見的情況,因為他們在強迫退休)後(通常是60或65),無法維持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因此在正規工作環境的工人,他們會比所聲稱的年齡更老,以便使他們能留在工作環境之中更長時間。 近年來,一些非洲國家推行退休金制度的改革,去增加保障範圍及處理現存退休金計劃的缺失。這國家包括了尼日利亞、佛得角、迦納、塞拉利昂及贊比亞,要建立覆蓋在正規工作環境的工人的退休保障計劃。現存的職業退休計劃通常只包括公務員及私人大企業。雖然社會提供的退休金在非洲南部頗為盛行,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卻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工作人口,受到社會保障計劃的覆蓋。而且,這些社會保障計劃,到底是否財政上可持續,常常受到有關政府的關注。 有人會認為退休金計劃並不是非洲最急切要解決的財政問題,但社會保障計劃──包括老年退休制度──對解決長期貧窮問題,具備即時及直接的影響。一個公期退休計劃的目標(也稱為第一支柱)是要為年長者提供最低的福利,避免他們的生存受影響,減少貧窮。愈來愈清晰的是退休金制度可以減輕年長者以及他們家庭財政動蕩的負面影響,從而防止他們陷入貧窮之中。 在任何國家,供養沒有工作及退休人仕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非洲,由於有接近85%的人,都是在非正規的就業環境之中,因此把退休計劃的覆蓋延伸到這非正規部份,變得極其重要。對於連正規的工資及稅收系統仍幾乎不存在的這些人民,更是特別具挑戰性。這些計劃擴展覆蓋範圍,需要在產品設計及推行模式中,更加有創意,例如通過自願微型儲蓄計劃及現金供款制度提供的退休金產品項目。我們推動社會保障政策來解決長者貧窮問題,我盼望在不久的將來,在非洲長者的收入保障及社會包容,不會只是零星落索及照顧少數的人而矣。

[情繫西非十二]所有閃光的不都是金子

我在西非的最後一週,我有機會訪問了在象牙海岸的阿比讓巿(city of Abidjan),在這地區最現代化及宜居給富有的法裔外僑居住的城巿之一。象牙海岸是咖啡、可可豆、及棕櫚油等世界最大的生產及輸出地,有著超卓的基礎建設。經過內戰後近期多年的穩定,使象牙海岸成為了西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它經常被稱為「西非的巴黎」,法國更是象牙海企業的最大外國投資者。在這裏我享受著那無法想像回到「文明」的感覺、在阿比讓商場內購物及在大巴薩姆迷人的殖民地風情灘畔鬆弛,然而我離開這城巿時卻帶著錯綜複雜的沉重心情。 阿比讓的機場以發展中的國家標準來說,無疑可以被稱得上為現代化、清潔及整齊。在我回家的航程中,準時地到達了機場,幾乎毫無困難地在世界最好的航空公司之一辦理好登機手續。但我卻難以置信我西非之旅的故事要這樣地結束,在這裏我多次被邊防巡邏員警及機場保安員截停作例行檢查,查詢護照及要求”cadeau”(法文:禮物的意思)──賄賂美麗婉辭。和平時一樣,我總是溫如地告訴他們我只是一名身上無多餘錢的窮苦學生,一直繼續向海關閘口走去。當海關的職員正要在我的護照上蓋印時,我聽到我廣播系統上,重覆發出令人不安的宣佈:「XXX航空公司的周詠敏小姐,請回到航空公司登機櫃枱。」 我別無選擇到回到櫃枱,令我驚訝的是我不單需要進行全身檢查,並且我被「押」到一間充滿燃油氣味的行李室把行李進行詳細檢查。負責安全檢查的官員不斷地糾纏著要求我出示「行李文件」,一個要求我付出無理費用的代名詞。他更強調不少我的「中國同胞」以前都會付出這費用並獲取了為我在行李中他們所並未有發現的指定物品,所相關需要的文件。雖然我知到我要寄送回家的行李可能會因此而出現問題,我仍頑固地不斷地告訴這官員,在收取這費用時他們必需給我正式的收據,最後這官員終於讓步,解除了這一僵局。 意外地,我的行李在到達下一站時竟然完好無缺,但這一次經驗卻無疑令我在西非這美麗的土地上留下了悲哀、憤怒及憂傷的眼淚。貪污創造並加深貧窮及隔離。是的,國際透明(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的主席荷西烏加斯(José Ugaz)曾指出「當擁有政治權力接受賄賂的人過著闊氣生活的同時,數以百萬計的非洲人卻因此而被剝奪了如食物、健康、教育、房屋、清潔食水及衛生等基本需求」。在2015年,清廉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Read More …

[情繫西非十一]非洲咖啡──無可奈何的現實

作為一個典型的墨爾本人,我是咖啡的忠誠粉絲。墨爾本不單有全球最好的咖啡,更帶有表達出令人羡慕的社交經驗的獨特文化。在咖啡室,你可以與記得你喜愛哪種咖啡、你孩子的名字、甚至知道你剛興伴侶分手的咖啡師談天說地。 由於聞名的墨爾本咖啡文化,在我到達西非後,因著我對優質咖啡的堅持,我盼望非州的異國情調能給我比普通包裝雀巢咖啡更多的滿足感。然而,雖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生產了全球最精美的咖啡豆(在墨爾本我們經常在喝),但我在西非洲追尋咖啡之旅卻無法找到一杯本地生產的咖啡。 到達多哥的第一週,我苦苦央求本地的司機帶我到道地的咖啡室。他對我的要求苦思多時,絞盡腦汁,終於帶我到了他在洛美曾買過咖啡的唯一地方,就是當地的加油站。在這破落的油站中,他推介給我那人盡皆知的罐裝即飲雀巢咖啡。 最後我的比利時同事把我帶到多哥的法式咖啡室,享受優質的歐洲式機製咖啡,然而仍然無法享受一杯的道地非洲製造的咖啡。雖然我竭而不捨地找尋,所有本地的外僑仍不斷地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事。唯一的方法找到一杯令人嚮往的咖啡,看來是自己買來咖啡豆,在家中炒好後,自行製作。 其實,除了在埃塞俄比亞外,非洲人幾乎不喝咖啡。作為歷史悠久的經濟作物,非洲人生產的咖啡豆主要是出口之用。非洲大陸生產了全球百分之十二的咖啡豆,與多哥相鄰的象牙海岸是非洲第三大咖啡生產地,若我們走進西非的農村,我們不難找到原始的咖啡豆及天然果實,但在這裏卻沒有足夠的機器和生產技術來炒及加工使這些咖啡豆成為可供飲用的完成品。因此,西非人只能從國外進口那些處理過的咖啡粉來使用。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在生活中所面對的最大諷刺。    更有甚的,是在非洲咖啡豆的售價,幾乎是由全球咖啡愛好者的需求,而不是由本地消費能力來決定。在西非洲由於少有生產本地使用咖啡,因為農產品超低售價,昂貴的生產成本及本地細小的巿場,令到非洲咖啡生產商只能長期以輸出咖啡原豆,而無法在生產咖啡粉中獲取全面價值。只有20%的非洲咖啡出口是經過生產或以增值產品形式輸出(80%的出口是以原始形式售出)。 很可惜,這樣的現象並不止是在非洲咖啡的生產獨有,其他經濟農作物包括棉花,茶、可可、水果、及橡膠等都是如此。非洲出口農業產品的潛力,在發展國家的高進口關稅及保護本地農業的政策下,更是受到挑戰而欠缺競爭力。雖然在非洲本地咖啡的飲用,期望會有所增長,但在今天無可奈何的商業現實就是──非洲人仍是生產著他們所無法享用的咖啡豆,卻要消費著他們所無能力生產的咖啡。

[情繫西非十]伏都教(又稱巫毒教) –今天仍然存活,生活及運行在家庭之中

伏都教的誕生地及販賣奴隸的關鍵平台──貝寧共和國,在今天仍然帶著豐富而複雜的歷史。我有幸能有機會參加了在貝寧的維達古城每年的伏都節,是西非最具色彩及熱鬧的節日之一。 伏都教仍保持為西非州中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亦在海地和古巴有大量的信眾。貝寧共和國於1996年二月正式承認伏都教為國教,估計有超過七百四十萬的貝寧居民,繼續信奉伏都教。伏都教相信萬物都有神明但卻有一位最高存在者,而且伏都教徒認為死亡將過渡到一個不能看見的世界,其中所有的先人都繼續存在,並以靈體形式向人啟示。他們傳統的祭司尋問因為這些祭司具備通靈的能力,可以與靈體溝通。通過神靈附體及以獻上禮物或用棕櫚酒、雞或羊的特定儀式,促成這些接觸。神主牌或古老的物品常被認為是有神明居住其中,而成為膜拜的中心。 伏都教常被描繪為黑暗及神秘,使用人皂指甲及玩偶來進行巫術施法,然而在這裏的伏都日,卻是一天不住地歌唱、跳舞,擊鼓及狂飲皂潑慶典。通過我的精算師同事介紹,我有機會遇上了在這個伏都敬拜之都最具影響力的人──Mathieu Adjovi。每年,數以千計的伏都教徒蜂擁到維達古城,接受這位伏都教首領的祝福。由於Mathieu的緣故,我得到機會參加維達古城首領的家庭宴會,在伏都日被邀請共享午餐。雖然我在西非的主人常常擔心我在貝寧的安全,但在Mathieu 的照顧下,我被安排坐在貴賓席,與他的叔叔,也就是貝寧的警務處長旁邊。 在伏都日,我有珍貴的機會,成為Mathieu的家庭慶典中一份子,享受維達古城的神秘。與西方文化不同,非洲的家庭包括了延伸家庭成員,他們也和至親的家庭成員一起分享家庭生活的所有。毫無疑問,參與了Mathieu的家庭宴會,我見證了非洲家庭的團結精神。非洲有一句諺語,「一個家庭的連繫就像一棵樹,可以被折彎,卻不會斷掉。」社會學教授Paulina Makinwa-Adebusoye 曾描述非洲家庭是重男輕女、重視尊卑關係、一夫多妻及重視延續血緣的親屬關係網絡。非洲文化不僅尊重社群中的長輩及祖先,更流行著集體主義,針對個人主義。對於西非洲人來說,沒有一個能在其中分享的社群,是匪夷所思的事。 伏都教能在現代化社會中不斷延續令我感到驚訝。無疑對於不少貝寧人來說,伏都教並不只是信仰,更是一個完整的生活模式。對我來說,伏都日並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針刺玩偶,它是一個代表著貝寧人的傳統信仰、宗教傳統及文化身份,根源於西非人祖先傳統的節日慶典。

[情繫西非九]信而得看見

約翰福音記載了耶穌行了一個讓生來是瞎子的人看得見的神蹟。聖經記載耶穌把唾沫與泥土混合塗在這人的眼睛,然後吩咐他往西羅亞池去洗一下,這人果然去及清洗,然後就看見。當瞎子被問及這經驗時,他回答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以前我是瞎眼但現在我能看見!」 這是對神通過給一個人重新有視力,而改變了這人的人生的一個何等美麗的故事。對我來說,我在多哥能有幸,去見證一群眼科醫生像耶穌來到這世界一樣所作的奇妙工作,就是讓上千個病人,能重新見到世上的光明,叫瞎眼的人得以看見。我在多哥最後的一週,我有機會到訪Atakapame的鄉村,探望我的一位新朋友 ── Laurie Nelson。 Laurie是一個改變人生命名為「信而得看見」的宣教工作的醫療總監。Laurie自小被宣教士所收養,並且被教導以服事來祝福別人。她說:「我無法像我父母一般可以傳講福音,但我可以用我的專業來幫助瞎眼的人重見光明。」我為著神給我有機會,聽到Laurie說出她這最能觸摸及感動我心,有關她被呼召去多哥服事人的美妙生命故事。 在多哥有超過80,000人因為患上可以防止的眼病而瞎眼,從美國而來的「信而得看見」眼科醫療隊,使用一輛改裝過的救護車,成為超人戰車,提供了無數白內障、翼??肉症、青光眼等治療。誰能想過一輛在美國拯救生命的救護車,能在西非州的村落中,仍能繼續它的旅程,成為一個流動的手術室,讓上千個人能重見光明? 從一無所有,單憑著信心,Sight.org這個組織在數年之間,成為多哥最重要的眼科治療項目,並且在數以百計的村落中,開啟了傳基督的福音的門,更讓這些村落看到了世界。這基金會的總部設於美國,但卻有一隊醫療隊住在多哥,並且走進不同的村落中,進行各項眼科手術,教育及福音工作。我有這奇妙的機會,參觀了醫療隊在鄉村地區,為病人提供手術後的護理。無疑,與病人溝通是極有的挑戰。因為只說英語的醫生作出診斷,要通過另一位說法語的成員解釋,最後由一位本地人翻譯成為多哥土話Ewil。然而醫療隊那令人難以置信的關心、愛和忍耐使他們為農村社區所提供的眼睛健康教育,深深為所服事的人所感受,並且是讓見到的人,無法用任何言語所能形容。 當耶穌在世時,祂是世上的光,瞎子因祂能看見。今天「信而得看見」醫療隊,願你們持守作為基督徒在世上帶著神蹟力量的勞苦服事,為多哥數以千計的人帶來光明。

[情繫西非八]非洲–令人失去信任的大陸?

前兩晚的睡前,在我眼底下發生了我在非洲的第一次行竊。 我不單為著我在家鄉那些對我表示極大關懷的朋友及家人表示感謝,更向我在多哥的同事及她那善良的司機,立時在夜間把我載到她家中,給我有一張牀致謝–這已是主人對我最好的照顧和安慰。 雖然在非洲盜竊並不是新聞,但這一經驗令我感到奇怪、情緒化及深思不已,或許是因為這件事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發生吧。在我停留在多哥的十週之中,我一直住在一個我通過一著名程式中找到的一個住宅單位之中。這地方以前是一名律師的辦公室,後頭建有兩間住宅單位,業主是一個友善、對客人熱情款待、令客人賓至如歸的多哥人。 在週日晚上約十時,我剛從一個慶祝農曆新年的餐會回家,住在隔壁相隣單位的一位英國女士出了城,而律師辦公室也關了門。我把前門鎖上,但把我房間的門開,好讓清涼的新鮮空氣可以吹進來。我走進了浴室,隨手把個人物品放在離大門不遠的牀上。在我愉快地享受淋浴時,我聽到外面傳來的聲音。當我把頭伸出浴室一看,見到一個非洲人走出我的房門。身上一絲不掛的我,帶著驚恐,感到不知如何是好,並大聲喊叫問:「是誰在這裏?」奇怪,這個可疑的人回答:「是我」,然後立時離開。我急忙穿上衣服,走出浴室,在他後面關上房門。很快,我發現了牀上的iPhone不見了,然而我的銀包、電腦及最重要的護照,卻仍在牀上。我覺得很幸運地及感恩,因為更壞的情況沒有發生。 事情發生後,我向警察申報並且通知了領事館。可以肯定的是竊匪並沒有破門而入。雖然房東堅決否認,但我確信竊匪一定持有大門的鎖匙。對我來說,在我這生活群體中的一位成員,使我失去對群體的信任,是我覺得最難接受的事。其實在非洲,不誠實的僕人或是司機,隨處可見。我的不少朋友,常認為我是無知及太容易相信別人。事實上,在我成長的世界中,我自小被教導去信任別人,我在非洲這十週之中,常在思考同一個問題,就是到底在黑人和白人(即不是非洲人)之間,除了是存有潛在經濟利益以外,是否可以有真正的友誼存在? 在我與非洲人短暫的生活之中,我對人的「信心量表」在本地人告訴我的話中,經常閃著紅燈。我不單止是指著在街上那些要在我身上取得十元八塊的攤販,更是指那些在財經行業中,那些與我一同工作的上層社會中的非洲人,甚至是在教會中傳道的牧師。在非洲到底是否存在一種不能信任別人的文化,為甚麼會是這樣呢? 有一些研究指出,在非洲人與人之間的極低的信任,可以追溯到成因根源自奴隸買賣。起初,奴隸產生於部族之間有組織的搶掠或戰爭,後來買賣發展起來,人與人開始出賣對方–包括了朋友和家人之間–產生了擄劫、陷害、互相出賣成為奴隸。有研究顯示在非洲,個人對其他人的信任,與祖先受奴隸買賣的影響有密切聯繫。是的,歷史對今天影響深遠因為過去發生的事,都推動著今天文化規範的演化。 在我於多哥短暫的生活,我無法對這失去對人信任的文化下具體的結論。有人認為「信任」就像橡皮刷一樣,在擦去每一個錯誤時變得愈來愈小。我寧願正面地從這隱喻中思考–就是信任可以從我們每次身邊遇上值得我們信任的人被建立起來,人類的文化亦可以從重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斷地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