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牛奶價格再跳水,幾人歡喜幾人憂?

牛奶價格再跳水,幾人歡喜幾人憂?

 

文:本刊編輯部

圖:Change.org、Woolworths官方網站、Youtube、墨爾本大學官方網站

 

與這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相比,澳大利亞牛奶的低廉價格與優渥品質舉世聞名。對於像Coles、Woolworths這樣的零售巨頭來說,其自家品牌的牛奶更是常年打出1元每升的低價,簡直可以稱得上「比水還便宜」。作為消費者,我們大多心安理得地接受這樣的低價,但從未細想背後是否存在不平等的供求關係。不過,最近一名16歲的澳洲女孩打破了這樣的局面。為了緊急應對,Coles與Woolworths將牛奶降價75%,但仍無濟於事。為何澳人的態度出現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讓我們一起看一下。

 

激起迴響的請願書

 

日前,16歲的Chloe Scott在Change.org發起了一項請願,呼籲農業部長Barnaby Joyce為改善農民的生活狀態,出臺更合理的價格系統,以全力支援這個國家的支柱產業。她直指Fonterra和Murray Goulburn等大型乳製品處理公司是削減牛奶收購價格的元兇,並言辭犀利地稱「沒有人應該為他人的貪婪付出代價」、「不要讓貪婪的企業傷害澳大利亞奶農」。

Chloe的初衷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家庭,以及眾多與他們境況相似的奶農走出目前所面臨的經濟危機。近日,牛奶收購價格又大幅度降低,從原本的每升0.55元驟降至每升0.14元,這極有可能令奶農的辛勞最後落得顆粒無收。「每次你去擠奶的時候都相當於損失了0.4元,所以你的工作實際上是在開倒車。」Chloe表示。因此,不少奶農不得不將奶牛送去屠宰場,而她的父親所擁有的奶牛也從120頭銳減至70頭。

無疑,這在奶農之間迅速掀起了一陣社交媒體請願狂潮,而Chloe可以說是處在「風暴中心」的人。截止到目前,她已經收集到了超過16萬個支持者的簽名,這是她本人也沒有設想到的情況。「我原本想要收集五六十個簽名,但第二天就集到了2萬個。」如雪片般的安慰與支持話語向她飄來,這在令她的家庭感受到溫暖與安慰的同時,也表示這樁事件實際上已經上升為一個社會問題——它仿佛是一個導火索,不僅讓人們開始關注此前忽略的廉價商品背後的故事,針對牛奶收購商,乃至其終端——零售業巨頭壓榨供應商的不滿也隨之爆發。

 

零售商的公信危機

 

在此之前,作為消費者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是超市價格戰的受益者。Coles和Woolworths就像一對形影不離的歡喜冤家,在很多社區內都同時存在,密切注視著對方的動向。一個前腳打了折,另一個後腳很快就跟上;而一個推出某種促銷活動,另一個馬上就開展一場別出心裁的大清倉。為了在這種硝煙彌漫中仍舊保持盈利,省去中間繁瑣手續的開支是必須的——這就是各家自產品牌價格低廉的原因,但這還不夠。如果戰爭想繼續打下去,只能削減源頭開支了。這樣,既能令消費者眉開眼笑,又能維護自己物美價廉的品牌形象,還能持續盈利,可謂「一箭三雕」。

可以說, Chloe稱得上是振聾發聵的呼籲讓人們首次開始正視這一問題。此前澳媒也曾報導過由於全球乳品經濟不振的原因,奶農處境令人擔憂這一問題,但當時價格尚未猛烈跳水(從每升0.56元降至0.5元),且民眾並無法從報導中找到「元兇」——但這次不一樣。零售業巨頭Coles在這個節骨眼上推出的新舉措,仿佛令事情的鏈條陡然清晰起來,也讓憤怒的澳洲人找到了發洩對象。

這個導火索就是Coles決心推出的一個自營牛奶品牌。這也難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報導將它稱為一場戰爭——各大零售商即將打響不懷好意的「價格戰」的象徵。早前Coles宣佈,這個全新的牛奶品牌每升售價將低至0.2元,這個定價直接與乳業「鬥爭基金」有關。「我們沒有選擇。如果你能接受,那就繼續;如果不能,那你可以隨時退出,但是血本無歸。」Chloe的父親表示。

Chloe給了她的父親第三個選項——既不接受,也不退出。她的另一個呼籲內容是期望民眾聲明抵制大型連鎖超市中常見的「1元每升」牛奶。她表示乳酪與優酪乳市場的繁榮同樣不可忽視,因此這些零售商既低估了牛奶的價值,也低估了奶農的價值。「如果這種惡性競爭持續下去,那我們的子孫後代極有可能無法再購買澳大利亞本土生產的食物和牛奶——我們不得不從國外進口這些貨物。」Chole稱,「無論身處各行各業,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在這個社會享有公平的權利」。

這項呼籲的效果極為顯著。幾天內,人們就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戰果」,照片中,原本價格較為昂貴、少有人問津的品牌牛奶被一掃而空,而Coles、Woolworths等大型零售商的自有品牌雖推出應急對策——將牛奶緊急降價75%,令牛奶的價格比水還便宜50%,仍舊備受冷落。許多人認為這是奶農維護權益最初的「階段性利益」,但也有人提出不同見解。有媒體援引網友「甜豆兒」的話稱,「收奶價格高低,說到底有自己的一套經濟規律。其實像奶農收奶的價格就算消費者買不同品牌的奶也不會有太大區別,因為不管是超市奶還是品牌奶,基本上都是專門的乳業製造商製造的,每個商家規定配料和品質要求而已。」

面具背後的模樣

 

誠然,Coles和Woolworths不是導致此次危機的最後一根稻草,也不是Chloe最直接的「打擊對象」,但不可否認其長期的低價策略對奶農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況且消費者有足夠的理由認為,自己長久以來受到了欺騙。上周The New Daily報導中援引一名代表奶農與收購商進行價格談判的乳業發言人的話,稱為賣出自家品牌牛奶,Woolworths與Coles一直「鬼鬼祟祟地」極力偽裝出一種「奶農幫助者」的形象。在他們的自有品牌標籤上,人們常常看到印刷精良的「農場自有」字樣,與微笑著的農民照片——這令消費者自豪地以為自己的購買行為幫助了奶農,但實際上雙方不過都是超市供應鏈的「造錢機器」而已。

「他們確實付了『一點點錢』給奶農,只是遠遠不夠而已。」發言人Cochrane表示。此外,Coles還提供一種比平時的1元牛奶貴0.2元的「高級自有品牌」牛奶,這也被斥為無稽之談。「人們幾乎不會去買這些牛奶,這只能讓奶農自己來承擔多餘的開支而已。」更何況想要改變奶農的現狀並不困難。發言人表示,這個國家每人每年約消耗100升牛奶,假如每升牛奶增加0.1元收購價,則每名消費者一年不過多花10元錢,但卻可以拯救一個澳洲農場,防止它最終無奈落得賣給海外投資者的命運。

與此形成有趣對比的是,5月17日,Coles還曾在報導中聲稱將推出一個售價更高的全新牛奶品牌,這是為「幫助在這個行業內掙紮的奶農」。Coles稱售賣這些牛奶的收益將注入一個獨立乳業基金,為新州與維州超過2600名受到此次危機波及的奶農提供經濟援助。同時,Coles還將捐出100萬建立一個全新的可持續乳業基金會,為奶農權益牽頭。這不得不令人懷疑是一手漂亮的公關措施,將自己在這場危機中的責任撇得乾乾淨淨,順便借此機會做了一次好人——但是究竟此次兩大牛奶處理企業壓低牛奶收購價格,究竟與這些零售巨頭的價格戰有多少幹係,雖然無法得出準確資料,但相當值得商榷。況且這不禁令人想起正是Coles於2011年率先開啟了1元每升牛奶的時代,這令其競爭對手不得不跟風。而5年過去,物價飛漲,牛奶價格卻不升反降,其間造成奶農生存品質的下跌,再多掩飾也不言自明。

 

價格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實際上,價格戰是企業為了擠佔市場而採取的一種競爭手段,甚至存在高價者取勝的案例,在全球各類行業中都廣泛應用,並非搬不上檯面,也算不上卑劣。只不過當企業做出價格戰的決定時,也應當做好承擔相應風險的準備,必要的時候理應自吞苦果,而不是無限度地將風險轉嫁給因壟斷而無力反抗的源頭供應商。否則,這便成了企業自身的誠信與社會責任缺失問題。可口可樂公司曾經在1886至1959年間有著名的「70年未漲價」逸聞。由於最初對市場的錯誤估計,可口可樂總裁與瓶裝商簽訂了一紙不漲價的合同,這令它自己只能依靠5美分的低價與瓶裝商爭搶市場,而當瓶裝商終於扛不住而「投降」的時候,5美分的價格卻又太過深入人心,加之經濟大蕭條、世界大戰、物資短缺、出現對手等各種因素,即便咖啡同期價格上漲了7倍,可樂也只能咬著牙承受這個後果。

但從今天的角度看來,這可能是件好事——由於沒有辦法抬高價格,可口可樂只能將錯就錯、走薄利多銷的路線,盡可能地賣出更多的可樂。二戰期間,可口可樂公司甚至與軍方合作,在全球展開可口可樂生產線。可樂如今成為全球最知名的飲料,當年的策略成了最主要的原因,如今反倒歪打正著。反觀澳洲企業遇到價格戰的態度,相當令人唏噓。雖然目前Coles努力挽回其在公眾中的形象,但民眾反應平平。必須指出的是,積極應對確實比沉默不語更值得肯定,但如今的情況意味著目前兩大零售商已經不得不直面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信任危機——若不正面承擔其應受到的指責,恐怕難以挽回消費者的心。

 

另一群人的迥異結局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此次奶農得以獲得廣泛支持,與這個群體本身的團結、乃至澳洲消費者的社會責任感是分不開的。作為華人,這不禁令我聯想到新移民、留學生長期受到企業剝削的處境。這已經不是一個新聞了——就在今年4月,這類事件又一次見於報端,《悉尼先驅晨報》便援引最新調查數據稱,留學生薪水低於法定最低工資的現象在澳洲非常普遍。這項來自於悉尼大學商學院近1400名學生的調查資料顯示,80%在餐館工作的留學生都被剝削,有60%的學生無法拿到政府所規定的17.29元時薪,更有35%的留學生僅拿到12元時薪。最令人震驚的是,最低的薪資僅為0元——在澳洲,非法的「無薪培訓」、「無薪實習」是一些行業司空見慣的規定,時間可能從幾天到幾個月不等,而最後完成實習的員工也未必能得到工作。報導稱,這種長期的剝削嚴重影響了留學這個澳洲第二大出口產業的形象。

不過雖然這一現象存在以久,留學生的處境卻並未有什麼顯著改變。多年來,公平工作專員大多採取「突擊檢查」的措施,但學生懼怕丟掉工作而不敢言語,懲罰力度又過於微小,導致大批企業鋌而走險,著名的7-eleven、Gloria Jean’s Coffee都曾牽涉其中。而為什麼我們沒有站出來抵制這些企業?我們當中又是否存在因這種畸形的雇傭關係而獲益的人?這是否成了我們對此視而不見、閉口不談的原因之一?經營企業獲得的利潤——權利,與企業應負的社會責任——義務,哪一方傾斜了我們心中的天平?在我們關注奶農的同時,這一部分同胞的聲音卻又一次被埋入水下,這同樣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

不過我認為,無論是留學生短付事件、還是奶農權益受侵事件,企業都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更不應當是千夫所指的物件。我們應當意識到,起到決定作用的決策者既有義務調控市場、亦有責任出臺監管制度,保障勞動者權益。以這兩件事中政府的態度為例,奶農事件中,澳媒報導稱Joyce已經聽到了她的訴求,上週三Joyce曾宣佈受到影響的奶農將可以享受總共5.55億元的優惠貸款計畫,但這聽上去只是權宜之計。若真正想要改變這一產業從業者的現狀,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短付事件中,報導最後僅稱「相關部門已獲知這種短付現象的存在」,而研究者Stephen Clibborn遺憾表示,公平工作專員應被賦予更多資源來開展調查和打擊侵權,但目前沒有。

說到底,在巨大的利益誘惑與相對微小的風險雙重作用下,要靠企業自我監督、潔身自好,其難度不言自明——這不應當上升為一場考驗人性的博弈。當權者的幹預、受害者的抗爭、普通民眾所持有的態度與立場,無一不是使天平最後傾斜的因素。重要的是,你是否踏出了自己的那一步。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