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德連發惡性襲擊事件 難民政策恐再被質疑

圖片:新華社
本刊編輯部

近日來,在德國連續發生了四起惡性襲擊事件,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均有中東背景,其中個別為難民並持有伊斯蘭極端勢力 ISIS的旗幟。一系列的襲擊事件令德國社會上下惶恐不安的同時,更對當初「敞開懷抱歡迎難民」的國策再度產生了質疑。

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安斯巴赫市中心當地時間24日深夜發生由爆炸裝置引發的爆炸,已造成爆炸製造者本人死亡,15人受傷,其中4人傷勢嚴重。因爆炸發生地點恰好位於當地正在舉辦的音樂節場地入口處,音樂節被迫中斷,2500名觀眾被有序疏散。

爆炸事件的製造者據稱是一名27歲的男性敘利亞難民,於兩年前到達德國,目前居住在安斯巴赫,其避難申請於一年多前被德國政府拒絕,但由於精神問題,其後來獲准留在德國接受治療,在事發前已獲得前往保加利亞避難的資格。此外,該男子曾多次犯罪,兩次嘗試自殺,一度被安置入院治療。

View post on imgur.com


德國巴伐利亞州內政部長赫爾曼25日在紐倫堡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州政府認為安斯巴赫爆炸襲擊案可能與恐怖組織有關。調查人員發現,襲擊製造者保存有其聲明要發動襲擊的視頻,在對其在難民營居所的檢查中還發現保存有製作炸彈的材料。但德國內政部長德邁齊埃同日在柏林的新聞發佈會上則表示,目前雖不排除安斯巴赫爆炸襲擊案可能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有關,但亦有可能與襲擊製造者的精神問題有關,兩個因素有可能互相影響。

德邁齊埃同時表示理解民眾的不安,承諾安全部門將會盡全力阻止類似「令人恐懼」的事件再度發生,警方將會在機場、火車站等地加強部署,邊境地區亦將使用安檢設施,但這些無法保證「絕對安全」,提醒稱「民眾仍需小心提防」。但其又強調稱,民眾不應對難民群體整體產生懷疑,因為絕大部分難民前往德國是為了獲得平靜的生活。

安斯巴赫爆炸襲擊案已是本月德國發生的第四起惡性襲擊事件。當地時間同日下午4時30分左右,在德國西南部的羅伊特林根市亦發生了一起持刀砍人致傷亡的事件。一名男子在該市一公共汽車總站與一名有身孕的婦女發生爭執,後用砍刀將該婦女砍死,並砍傷另外一男一女。該男子在案發現場附近被警方抓獲,為一名來自敘利亞的21歲難民,據目前情況判斷,該事件僅涉及此一名犯罪嫌疑人,且與 ISIS 暫無關聯。此前,當地時間22日晚,巴伐利亞州慕尼黑市北部的奧林匹亞購物中心發生槍襲事件,一名擁有德國與伊朗雙重國籍的18歲青年男子向人群隨機射擊,在造成9人死亡,3人重傷,20多人輕傷後,於購物中心附近飲彈自盡。檢方調查顯示,槍擊案製造者生前沉迷於網絡槍支暴力遊戲,作案前曾仔細研究過與大規模槍擊相關的話題,並到訪過德國另一起槍擊案發生地溫嫩登,其還借助網路從「地下網絡」獲取了作案槍支。此外,其長期患有精神疾病,最近一次接受治療時間為今年6月。再之前,當地時間18日晚,一名17歲的阿富汗籍年輕男子在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市附近行駛的一輛城際列車上用斧子和刀具襲擊乘客,造成包括4名中國香港遊客在內的5人受傷,其中兩名重傷者目前仍未脫險。此人後於逃跑中被警方擊斃,警方在其住所發現了手繪的極端組織ISIS旗幟與遺書。調查顯示,此人於兩年前獨自來到德國,去年3月申請難民身份,之前曾居住於一個面向年輕難民的設施內,作案前兩州被安置到維爾茨堡市附近的一戶家庭。當局認為其與ISIS並無直接關聯,乃自行作案。

作為歐盟內部主持大局的關鍵國家,德國與鄰邦法國在難民問題上不幸成了難兄難弟,而德國更是面臨著繼法國之後成為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勢力主要襲擊目標的威脅。雖然,截至目前,德國當局對一系列事件定性更傾向於「疑似恐怖主義襲擊」、「獨狼式襲擊」,ISIS 總部並沒有公開宣佈對事件「負責」,襲擊者亦非全都是難民,但一系列襲擊頻繁發生本身無疑已令德國社會反難民的情緒有所提升,民眾對於難民政策的質疑聲亦越來越大。德國此前一直被認為是歐洲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得益於德國國內平衡的政策,德國城鄉在經濟與生活方面幾乎沒有多大差別,年輕移民失業率亦是歐洲最低的。故而,當現任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及其政黨最初宣佈接納難民之時,讚同支持之聲遠大於反對之聲。然而,接納難民並非提供一餐一飯、片瓦遮身那般簡單,而在異國他鄉「安居樂業」其實亦並不容易。梅克爾及其政黨乃至德國民眾顯然均高估了德國可接納難民的程度,並沒有深刻意識到作為非移民國家,缺少完善的,可幫助外來移民融入主流社會之系統性政策措施的德國,一下子接手110萬難民(單是2015年)卻又無法「消化」,其本土與中東穆斯林難民之間在文化、宗教、語言、習俗方面的截然反差又會給原本平靜的社會帶來怎樣的動蕩!特別是對於那些已踏上德國土地但經甄別後需要被遣返戰亂故土或安頓到其他次一級國家的人而言,被各類極端勢力「煽動」從而「恩將仇報」是分分鐘的事情。

生活的顛沛流離與社會的所謂「不平等」是極端思想與破壞性行為滋生的溫床,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尚未成熟,又缺乏正確引導的年輕人更是特別容易受到極端思想的影響。同時,在現實生活與交際中十分孤立的他們,利用起網絡和社交媒體來卻游刃有餘,又具備極強的模仿力。故而,對於在正面戰場上看似「節節敗退」的 ISIS 而言,這些人自然就是幾乎無需成本、隨時可用又可棄的最有力棋子。ISIS 就曾於今年齋月前在網上發佈了31分鐘長的音頻,呼籲不能前往敘伊的支持者在歐美發起襲擊,「你們在他們的土地上發起的最小規模的行動也比我們採取的最大規模行動更珍貴」。

當下的網絡與社交媒體不僅是「獨狼」行動的重要平台,更是他們尋找「歸屬感」的唯一場所。無數案件顯示,很多「獨狼」都存在精神狀態不穩定或失業、財務困難等個人問題,而他們一方面自暴自棄想要報復社會,另一方面又幻想成為「英雄」獲得點讚,自然會傾向於抓住一種可以為自己的犯罪行為「正名」的意識形態作為支撐,而「聖戰」就是唯一的旗幟!

同時,往往擁有「合法」身份的「獨狼」隱藏於網路的陰暗中,針對陌生人進行隨機報復,而找出這些分散於全球的「獨狼」無疑於大海撈針,令阻止襲擊變得異常困難。柏林智庫「開放歐洲」總監沃爾格姆斯就表示,「恐怖襲擊和個人問題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沒有警察能預防這種襲擊。這是軟目標,不涉及政客或標誌性事件。這正是讓人害怕的地方。」而據美國《Slate》在線雜誌報道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客座教授西蒙的分析稱,「獨狼」的危險性還在於犯罪方式的「創新性」,不需要集體決策的過程,他們可以在遇到的任何一個場景中行動,並借助網路學習到犯罪方法。

於是,「獨狼襲擊」成為了在整個歐洲乃至全球西方國家蔓延的「流行病」,而各國政府與反恐機構一時半會兒卻無法找到「對症良藥」,當下的德國正式如此。梅克爾及其政黨出於政治利益與人道主義援助責任目前及未來均做不出「自食其言」之舉。但若仍是一味機械化、教條化地執行所謂的「多元文化政策」,解決不好種族、宗教等背景不同的難民及外來移民與本土民族之間的溝通理解和社會融合問題,則會使得業已處於社會金字塔底層的移民群體被更加邊緣化。而最終結果,只會令各種極端勢力如ISIS或『德國選擇黨』等歐洲極右翼政黨「拍手稱快」。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