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RejoiceOnAir 專業聲譯

專題:移動支付,今天你用了嗎?

專題:移動支付,今天你用了嗎?

 

文/本刊編輯部

圖/金融時報、時代週刊、網路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中國的移動支付無論在技術還是市場規模上都呈現出後來者居上的趨勢。艾瑞諮詢研報(iResearch Global)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規模是美國近50倍,預計至2019年,中國的移動支付總額較2015年將增長7.4倍,同期美國增幅僅為2.6倍。市場研究公司IDC的報告預計,2017年全球移動支付的金額將突破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今後幾年全球移動支付業務仍將持續走強。

 

中國跨越式進入移動支付時代

 

移動支付也稱手機支付,指的是使用者使用其移動終端,通常為手機,對其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從現金到刷卡,再到如今只需一個手機就可以完成一系列交易,簡單的付款方式為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便捷福利,出門不必帶錢包,不怕遇上假鈔,不用擔心找零,更不必費心記帳,還能隨時隨地查看你的理財記錄,更有大量的即時優惠券可用。同時,移動支付也為商家創造了巨大的商機。不同於傳統支付——付款結束即意味著交易終止,商家跟客戶的關係隨之斷裂,選擇使用移動支付方式,完成支付意味著一個新的起點——通過支付場景和消費資料的收集、整合和分析,商家與客戶之間建立起進一步聯繫,資訊化有效融合進日常運營活動中,更利於商家精准營銷。

中國內地移動支付的大範圍流行,實際上是最近三五年的事,支付寶、微信等手機支付工具滲透於生活方方面面,這既得益於線上購物以及網貸、線上貨幣市場基金等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爆炸性增長,也與超市、餐廳和服裝店等實體零售商使用線上支付方式息息相關。國際市場研究機構Kantar TNS去年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內地40%互聯網消費者每週都使用移動支付,而過去曾使用過移動支付的中國內地互聯網消費者人數佔比更高達77%;16至35歲的年輕人更青睞移動微信支付,其中50%每週使用移動支付;而處於爭奪市場份額拉鋸戰中的另一方支付平臺——佔據市場份額半壁江山的支付寶,則更受年長消費者的歡迎。

據「支付寶」旗下「口碑」提供資料顯示,今年情人節當天,通過支付寶付款的鮮花、婚慶等消費是平時的6倍以上。移動支付廣泛覆蓋了繳稅、交電費、叫車、送餐、過年派利市、AA制聚餐等多種線上線下場景,「可以用手機付錢嗎?」「可以,來掃一掃吧。」這樣的對話在中國各地的商家與客戶之間頻繁進行著。去年12月,星巴克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數億中國微信使用者不僅能享受數字支付的便捷,亦能在微信上享受量身定制的社交禮品體驗,中國內地2500家星巴克門店即可使用微信支付。移動支付已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格局下的「弄潮兒」,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經濟生活。

在中國內地,由於缺乏傳統的銀行業結構,金融信用體系不完善,信用卡普及和使用率較低,當移動互聯網的大潮席捲而來時,人們並沒有刷卡消費的習慣,而移動支付又切切實實比現金消費更加方便快捷,從而大大加速了消費者對移動支付的青睞。中國由現金時代,跳過信用卡時代,直接跨越式進入了移動支付時代,從而「因禍得福」。

 

折射出的不同消費文化

 前不久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上,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指出,之所以移動支付在中國比在美國和歐洲還要繁榮,部分是因為支付傳統的原因。

美國的銀行業長期以來引領全球,信用卡支付體系穩定完善而且發展良好。調查顯示,82%的美國受訪者表示,在商店用銀行卡支付「非常簡單」或者「簡單」。只有在大都會城市偶爾叫個「Uber」才會用到移動支付,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無論是搭乘地鐵,還是去百老匯看演出,人們普遍選擇刷卡消費。由於Master、Visa等信用卡支付方式深入人心,已經成為美國消費者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移動支付市場在美國的佔有率並不是很高。

不過,隨著智慧手機普及率的大幅增長,移動網頁和 App 支付交易數量激增的趨勢不可逆轉,全球移動支付行業的競爭正在加劇。在美國,行業領頭羊就有PayPal、Apple Pay、Google Wallet等多家公司。蘋果公司自2014年秋季推出「Apple Pay」,目前已推廣到全球13個市場,用戶在2016年增長200%。很多全球支付巨頭也開始擴大移動支付業務。四年前,萬事達(Master Card)就推出了自己的移動支付產品 MasterPass,將消費者數位錢包服務和支援移動支付的線上和實體商家的結算服務進行整合,像支付寶一樣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快捷支付。Visa與三星電子則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在支援 NFC 支付的三星手機內內置其移動支付應用,今年晚些時候,三星Pay用戶將能夠在世界各地接受Visa Checkout的數十萬家商戶購物。

 

對個人隱私的擔憂

 

中國內地獨特的網路生態一直被世界各國媒體關注。去年《紐約時報》專門就微信APP製作了短片,引發熱議。無論是搭車、吃飯、匯款、繳稅、甚至醫院預約,都可以用「微信」APP輕鬆完成,整合了移動支付功能的微信將互聯網的應用發揮到淋漓盡致。中國有七億網民,這就意味著大量使用者資料,通通被微信一手掌握,從而帶來的個人隱私安全問題則不容回避。

其實,阻礙移動支付在美國獲得廣泛推廣的另一個障礙就是安全性問題。普通消費者很難理解蘋果、谷歌等公司所宣傳的多重加密、隨機生成數位這些複雜技術概念。對於安全性要求極高的保守消費者來說,習慣和適應將信用卡資訊保存在手機中、再直接通過手機來支付這一新手段,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結語

移動支付給人們的日常生活確實帶來了巨大的便捷,而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在強大的支付平臺中時,前所未有的龐大資料資訊被收集起來,也讓政府管控變得更為容易,需要時刻保持警惕。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