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醫療物資迷思

/本刊編輯部

/網絡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確診病例累計超過百萬餘例,關乎各國人民安危。這是21世紀全人類面臨的一次最嚴峻挑戰,在這場共同危機面前,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一邊在呼喚全球全面加強合作各國開展聯防聯控,一邊是某些國家過量囤積醫療物資某些國家面臨物資嚴重短缺,生活在比瑪律克斯筆下世界更加魔幻的當下,我們相信美好的日子終將會回來,又不確信什麼時候能夠見到曙光。

 

疫情大幕下海外華人何去何從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新冠疫情這場沒有任何硝煙的「戰爭」已經傷亡慘重,對於不分晝夜衝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醫療物資就是救命稻草。

 

近一個月來,澳大利亞疫情形勢不容樂觀,而據媒體報導,澳大利亞醫院裡的醫生、護士們,正面對著口罩短缺和其它防護裝備短缺的困難,甚至一些醫生被迫從邦寧購買油漆口罩來使用。醫學專家擔心個人防護設備(PPE)的潛在短缺將使一線醫務人員容易受到感染,無法照料患者。那麼,口罩都去哪了呢?

/N95 口罩成為全球醫療系統的緊銷產品

自今年年初疫情開始在中國武漢爆發到疫情逐步蔓延全球,澳大利亞湖北同鄉會/商會始終是一個我們不能忽視的存在。據澳媒《悉尼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和墨爾本《時代報》(The Age)報導,武漢爆發疫情之初,澳大利亞湖北同鄉會的主要負責人就利用在澳掌控的各類人脈關係,將包括3萬5000套醫療保護衣、20萬雙手套、10公噸消毒劑的醫療物資運送回中國。同時,還於2月16日在社交群組上發佈通告,呼籲澳大利亞華僑向中國捐贈金錢和物資,並指明要募集醫療用品、試劑、藥品、防護衣、消毒產品和N95口罩運往武漢。

 

身居海外,心繫祖國,這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的基本操守,我們動容。只是不考慮居住國的未來命運,撇掉了自己對居住國的責任,特別此事關乎人命,這又該如何評價呢?

 

另一家在疫情中頗受澳媒關注的中國房地產公司綠地集團(Greenland Group),也是頻出「奇招」,要求其員工放下其它工作,專門在國外大肆購買散裝的口罩、洗手液、抗菌濕巾、溫度計、Panadol和其它醫療物品,然後運往中國。據澳洲《悉尼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和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綠地集團在澳大利亞和該公司運營的其他國家/地區,購買了300萬個外科口罩、70萬套防護衣和50萬雙手套以及大批衛生和抗菌濕巾。這些貨物先被存放在綠地集團悉尼總部,然後分別於一月和二月發送到了中國。據悉,這家公司由上海政府掌握多數股權。

 

權力與利益的捆綁,讓很多海外華人不得已履行上級命令,可是一些人在能夠自由選擇時做出的瘋狂行徑則讓世人歎為觀止。

 

一名居住美國的中國籍女子近來在疫情爆發之際,掃空美國當地多間超市的口罩後,笑呼「一點沒給美國人剩」,不禁讓人懷疑人之為人的基本同理心。很多網友看了其上傳網路的視頻後對其行徑進行了批評,目前她已將引起爭議的相關影片刪除,也關閉了抖音的留言功能,但仍宣稱自己為了祖國的同胞,問心無愧。

 

在堅持個人權利自由至上的西方國度,只要行為不違反法律,一個人就有充分的行動空間。只是事關生命安全,一句「問心無愧」輕飄飄地把美國人民的安危置在何處了呢?更何況因為一個人的行徑而致使居住海外的數千萬華僑華人的命運面對不公正的評價,這公平嗎?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不論身在何處,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人生病了,有的人親友離世了,有的人破產了,有的人被困家中無法工作了……疫情當前,病毒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每個社會人都應該擔當起自己的一份責任,而這份責任不僅包括對祖國,更應含有對居住國之義。

 

同時,在海外華人朋友圈之間發生的「友情帶貨」也引起了我們的重視。早年間賣東西還需要辛辛苦苦找個地方開個店,花錢做推廣,搭上血本進貨囤貨;現如今,賣貨忽然變得容易到幾乎不需要成本,只要發幾條朋友圈廣告,掃下二維碼,拉人進朋友群,口罩這一硬通貨也一下子成為了海外華人代購圈的網紅產品。可是,這裡面涉及的法律問題頗多,所謂「我在內地有管道」並不能成為一個人擁有法定代理權的當然保障;而疫情之下如果通過微信朋友圈購買的口罩存在品質問題,甚至可能會對一個人、一個家庭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聽上去妙不可言的微信帶貨,可能最後也會變成朋友反目的導火索。

 

疫情終有一天回去,我們希冀看到的是美好的日子早日來臨,再度出門呼吸新鮮的空氣,與心愛的朋友相擁,而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是因疫情引發的種族仇恨情緒還在蔓延,而引起的社會撕裂。

 

那將是比新冠病毒更為可怕的「病毒」。

 

「口罩外交」會否適得其反

/ 口罩制造商需要採用更加嚴格的防污染措施

鑒於國際上的不和,中國因其近期提供給海外各國的援助而收到部分讚譽。可是深挖下去,就會發現它已經被中國政府利用以對這場危機的最初反應作出一種不同的詮釋,即中國是如何控制疫情並有效地拯救世界免於疫情的大流行,而不是中國引起了這場疫情或是其爆發的源頭。

 

中國政府大批囤積醫療物資並不是小事一樁,它實際上對當今全球地緣政治有關鍵影響。最近,中國不遺餘力地向世人展示,新冠肺炎已在中國得到了遏制,並同時迅速有效地幫助其他受疫情打擊的國家,中國現在做的正是通過對外供應醫療用品供應商而樹立國際施惠者的形象。這就進一步讓我們聯想到中國囤積醫療物資的終極目標,是要在跟美國的外交博弈中挽回劣勢,試圖用醫療物資的「口罩外交」或「體溫計外交」來換取很多國家「感恩中國」。說到底,這更大意義上是為了掌控輿論戰場的制高點,而非出於全球利他主義。

 

還是以澳洲華人為例,前些日子,在澳華人有組織地將大批醫療物資運到中國後,現在輪到居住國疫情告急。此時,當地華僑華人領袖配合中國政府輸出「軟實力」,準備運送物資到海外,利用從他國搜刮的醫療物資進行外交博弈,透過「慈善活動」試圖達到影響澳大利亞的政治目的。這個「如意算牌」打得如此響,只是效果又如何呢?要知道,近兩年來中澳關係時好時壞,波動很大,疫情過後澳大利亞很大可能會重新審視中國問題,特別是部分中國駐澳企業囤積醫療物資的行徑令很多澳人心驚,目前看中澳關係的未來並不樂觀。

 

不買帳的不止澳大利亞一個國家。儘管法國衛生署署長薩洛蒙感謝中國捐贈一百萬個口罩,但是其外交部長勒德里昂的用詞明顯謹慎許多,他坦率地指出,當中國爆發武漢疫情危機時,法國送去了防護物資,向中國政府表達團結連帶之情。如今中國正開始走出困難局面,並向法國回饋支持。禮尚往來是國與國交往的基本原則,中國想利用此機會塑造「救世主」慈善形象的把戲看來並不好使。

/一些國家報告發現進口了劣質的中國製造的醫療設備

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專家錫赫尼克也在之前受訪中表示,受到中國(中共)援助的國家,特別是中歐和東歐國家,目前態度比較複雜。他們一方面感激北京的幫助,另一方面對中國(中共)援助背後的政治和經濟動機感到不安。

 

這樣看來,中國的一系列操作很可能讓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提高警惕,其影響力反而會削減。

 

同時,「中國製造」的品質問題也是老生常談。日前,澳洲當局已經開始沒收中國製造的有問題的口罩和其他防護服,這些口罩和防護服近期出口到澳大利亞,以遏制冠狀病毒的傳播。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執法人員稱,邊防局在澳洲的市場上已緝獲了80萬個口罩,總價值超過120萬澳元。

 

捷克、馬來西亞和西班牙此前亦先後指出,從中國購買的病毒試劑盒準確度低於製造商所稱的標準,其中西班牙一家研究所發現從深圳一家名為易瑞生物的公司購得的試劑盒準確度只有30%,遠低於生產商聲稱的80%;而荷蘭宣佈會把一批從中國採購的口罩退回,因為它們無法緊貼當地醫護人員的臉部,保護效能成疑。

 

事關生死的醫療物資都可以作假,無疑在挑戰著人們的道德底線。這些都在給各個國家敲響警鐘,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

 

醫療產業鏈或轉移回本土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感受到「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的魔力,人類也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感受到自己所熟知的「全球化」的脆弱不堪。面對席捲全球的病毒,每個國家幡然驚醒,有些事情,特別是生死攸關的事情,還是依賴自己最為可靠。

 

日前,內政部長彼得·達頓和衛生部長葛列格·亨特簽署的新規已生效,即在疫情爆發期間,不得從澳大利亞出口包括口罩、手套、洗手液和防護服等防護用具去海外。同時,規定人們不能以超過所購價格220%的價格出售這類物資,包括口罩、手套、防護服、護目鏡以及消毒濕巾和洗手液等。如果被發現價格欺欺詐,人們將不得不將物品移交給聯邦員警,並收入全國醫療物資儲備庫。

/聯邦內部部部長彼得違頓宣佈府禁止出口口罩等物資到海外

面對澳大利亞國內防護設備緊缺的狀態,一些澳洲企業正轉型為一線醫護人員生產外科口罩,比如為麥當勞和肯德基在內的速食業巨頭生產包裝的南澳公司Demtold。日前,聯邦工業部長安德魯斯表示,政府正在考慮從可能之處進口口罩,但現在在做的是在澳大利亞加快生產。同時,澳大利亞醫學技術協會首席執行官伊恩·伯吉斯指出,澳大利亞醫療產品製造商「有實力」應對新冠疫情,並強調,醫療技術公司將對新冠疫情的反應視為一項國家義務,並一直在晝夜不停地與這種空前的病毒作鬥爭。

 

相較澳洲本土,盟友美國最近的形勢更為嚴峻。隨著全美各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激增,對藥物和防護裝備的需求飆升,特朗普政府的官員和美國各政治派別的議員越來越擔心從中國採購醫療用品對國家安全的影響。要知道,美國近一半的個人防護醫療設備,包括口罩、護目鏡和手套,都是從中國進口。

 

紐約州目前是全美國病例數最多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稱,中國現在是呼吸機和其他各州都在拼命設法採購的抗疫裝備的主要製造商,這是「命運真實的、殘酷的安排」。

 

除了中國製造的醫療防護裝備,美國在藥物關鍵成分上對中國的依賴度更難計算。最近,一項由魯比奧、沃倫和康涅狄格州參議員克裡斯•墨菲(Chris Murphy)等人共同發起的參議院議案提出,製藥公司應向五角大樓報告從中國採購的原料藥數量,以便國防部調查美國在藥物供應鏈中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這些都事關國安安全。

 

作為與北京方面貿易戰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之前就在向美國企業施壓,要求它們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回美國,其採用的一個手段是通過懲罰性關稅機制。而這次新冠疫情更是讓美國同與其他國家一樣,深刻認識到,過度依賴其他國家作為廉價醫療產品和物資的來源,已造成了經濟中的一個戰略弱點,甚至讓美國人已經付出了慘痛教訓。可以預見,未來醫療產業鏈的轉移回本土的進程必會加速。

 

 

 

我們曾經那麼充滿期待地幻想過2020年是一個怎麼樣奇妙又偉大的年代,而一場疫情改變了一切,改變了所有人,也將改變了未來的全球格局和世界秩序。

/中國派遣醫護人員到意大利和其它地區協助應對疫情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