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人工智能擊敗人類?

人工智能擊敗人類?

——從中國象棋比賽軟件作弊所想到的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維基百科

 

日前,中國象棋特級大師陶漢明在與記者的談話中,談到有些棋手使用軟件作弊的問題,被記者以《陶漢明痛批中國象棋軟件作弊:「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爲題發表在網上。雖然事後陶漢明承認「酒後之言,不能當真」,並且聲明致歉,但他的說法却揭示出一個問題:中國象棋軟件之强大,是否已經到了特級大師都難以抵擋的地步?人工智能近年來的發展,是否真的快要令人類在智力體育領域舉白旗的地步?

 

棋類比賽的作弊問題

在這篇署名「白水」的訪談當中,陶漢明對記者說:「棋也下不動了,現在(嗶~~)全是軟件作弊,我們只能退避三舍了。……這個問題不解决,象棋沒有出路。我是抱著『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心態,我已經和中國象棋界的高層反映過這個問題。」

這篇訪談篇幅較長,這裏就不全文介紹了,想必讀者也可以想像其中的核心思想。文章刊出後,在中國象棋界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人認為陶漢明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影射某些棋手,但又缺乏證據。對此,陶漢明在幾天後發表聲明致歉,表示自己是酒後失言。

話雖如此,由於中國象棋使用軟件作弊的傳言由來已久,所以陶漢明也只能算是比較猛浪地戳破的窗戶紙,非要否認這個現象,反倒是有些虛僞。早在2012年,北京棋手王天一特級大師就被同爲特級大師的上海棋手孫勇征影射在聯賽中用軟件作弊,兩人在個人微博上約戰,形同榮譽決鬥(當然實際上並未進行)。

使用軟件作弊不但中國象棋有,國際象棋也有。2012年在迪拜國際象棋公開賽上,26歲的格魯吉亞國際象棋大師蓋奧茲•尼古拉澤涉嫌在比賽中使用智能手機作弊,最後被國際棋聯禁賽處罰。由於人工智能産品和對弈程序的飛速進步,現在棋手使用軟件作弊,只需要借上厠所的機會,在自己的手機上進行就可以了。

有鑑於此,目前很多棋類比賽都禁止棋手使用手機,有些比賽甚至規定棋手在比賽前必須上繳手機。相比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圍棋軟件的水平尚處於比較低的層次,職業棋手不可能利用軟件進行作弊,但即使如此,職業圍棋比賽也嚴格禁止使用手機。在第2届Mlily夢百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預選比賽中,中國棋手陶漢文因爲使用手機(他自稱只是看微博),被對手中華臺北棋手黃彥誠投訴,被當值裁判判負。

 

人工智能水平突飛猛進

讀到這裏,不少讀者可能要問,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的電腦軟件到底達到了什麽水平,以至於特級大師們難以抵敵,甚至要向它求助?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令讀者驚訝。2013年,亞洲杯象棋個人賽在悉尼舉行,《同路人》作爲該届比賽的官方媒體合作夥伴,全程報導了比賽。在賽後的慶功宴上,筆者問代表中國參賽的洪智特級大師:中國象棋軟件現在水平如何?洪智非常激動地回答:「吃飽了才跟它(電腦)下,沒人下得過它!」洪智是中國象棋界研究電腦軟件比較多的棋手,他的反應如此激烈,令筆者非常震撼。

說到人工智能下棋,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超級電腦「深藍」。1996年2月10日,「深藍」首次挑戰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但以2:4落敗。比賽結束後,研究小組對「深藍」加以改良,1997年5月再度挑戰卡斯帕羅夫,最終「深藍」以3.5–2.5擊敗卡斯巴羅夫,成爲首個在標準比賽時限內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的電腦系統。

近20年之後,電腦軟件有了長足的進步,1997年還需要超級電腦運行的軟件,現在已經可以在普通的智能手機上運行。事實上,過去20年,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令人震撼。據數學家們研究,國際象棋的「遊戲樹的複雜度」為10的123次方,中國象棋爲10的150次方,日本將棋為10的226次方,常見棋類中最高的是圍棋,達到驚人的10的360次方。

但是,即使如此複雜的遊戲,也逐漸被人工智能攻克。目前,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軟件都已經基本達到人類無法匹敵的水平,日本將棋軟件的水平也接近頂級職業棋手。即使是以複雜程度高,且算法模糊著稱的圍棋,近幾年也有逐漸被人工智能攻克的迹象。20年前,當時最高水平的圍棋軟件需要被職業棋手讓9子(相當於足球界英超球隊和香港丙組球隊的差距),但現在的圍棋軟件,已經達到業餘5段的水平(相當於澳超球隊水平),絕大多數業餘棋友無法戰勝軟件。

 

人工智能取代人類?

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顯然會引起人類的警覺。很多人會擔心,是否會有一天,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統治世界。長遠來看,這個問題是無法回答的,但在短期內,這個擔心是不會變成現實的。

事實上,即使能令特級大師們叫苦連天的象棋軟件,在人工智能專家看來,仍然只能稱之爲「弱人工智能」。專家們會把人工智能分為強、弱兩類,其中「强人工智能」是真正能推理和解決問題的智能機器,而「弱人工智能」則不是真正地推理和解决問題的智能機器,這些機器只不過看起來像是智能的,但是並不真正擁有智能,也不會有自主意識。

目前可以見到的任何一種對弈軟件,都屬於「弱人工智能」,即它們並不是根據棋類比賽的規則,自行研究得到行棋方案的,而是將人類已經獲得的研究成果存儲於電腦中,在比賽時隨時檢索、調用。因此,對弈軟件實際上是人類棋藝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但並不超越人類的工作(雖然可以超越任何單個的人)。

正因為如此,目前人工智能,還處於完全受到製作者控制的範圍,製作者可以通過撤銷一部分資料,令軟件水平嚴重下降(比如從象棋軟件中撤銷「士角炮」開局的相關資料,則軟件在應對對手「士角炮」開局時會手足無措)。

那麼,什麼樣的人工智能才真正令人擔心呢?在研究領域,有一個叫作「圖靈測試」的規則,即:「如果一個人(代號C)使用測試對象皆理解的語言去詢問兩個他不能看見的對象任意一串問題。對象爲:一個是正常思維的人(代號B)、一個是機器(代號A)。如果經過若干詢問以後,C不能得出實質的區別來分辨A與B的不同,則此機器A通過圖靈測試。」

看到這裡,有讀者可能會說,即使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能,仍然可能是「弱人工智能」,因為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人類事先輸入的。不錯,所以真正能威脅到人類的人工智能,並非「能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能」,而是「故意不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能」——這一天會到來嗎?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