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正名」正確不正確?

文:本刊編輯部 圖:蘋果日報

從溫哥華到泰晤士小鎮,不用坐飛機,4個小時內就可到達?對,沒有在說笑,不過以上所說的「溫哥華森林」和「泰晤士小鎮」,都只是中國大型住宅項目的名稱。近年,有不少中國發展商都以外國的地方或名勝名稱,作為項目主題,以增加消費者的慾望。但亦開始有不少中國人對於這改名「潮流」感到反感。近日中國政府更確立規則,要清理現存的「洋、怪」地名。在同一時間,香港亦發生一宗正名事件,鬧得滿城風雨。正如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稱謂有時的確至關重要。

近年中國各地的房地產項目均愛以外國地名命名,例如於北京的「溫哥華森林」、上海「泰晤士小鎮」、大連「東方優山美地」等等。這些具有國際風格的地名,是否有助於房屋銷售,就無從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股「國際名稱」的潮流很快會結束了。

 

清理「大、洋、怪、重」

 

根據中國傳媒報導,中國國務院「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認為,有地方政府在為街道等處所命名時,「盲目貪大、媚洋、求怪」,重申相關部門已確立規則,不得以外國人名、地名,為中國地方、住宅區、樓群、建築物命名,並宣佈將清理現存的「大、洋、怪、重」地名。

中國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在會議上表示,地名是重要的文化載體,但有地方政府熱衷將老地名換為「洋氣」,將傳統地名廢棄、對地名文化傳承「造成損害」,故此是次行動的重點是整改「有損國家主權、民族尊嚴、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地名。事實上,據統計指出,近30年來,中國有6萬多個鄉鎮、40多萬個村的名字被廢棄。

外國的月亮特別圓?

對於今次中國政府的行動,目標是很明確,就是要打擊「崇洋媚外」的心態,顯示中國文化的優秀之處。但這「一刀切」的方法是否有效,卻不得而知。近年中國經濟起飛,中國中產階級越來越追求生活品味,再加上對中國製造的不信任和西方文化的衝擊,漸漸產生一種「外國的月亮特別圓」的心態。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和地產商看中這一點,紛紛推出一些看似富有「國際性」的名子,提高其「國際地位」,吸引投資者或買家的青睞。

其實,以非本土人士的名字作為街名或地名,並不是中國獨有現象,在香港和澳門等地亦非常常見。如美國亦有人建議在中國駐美大使館前的街道,改名為「劉曉波大道」。在澳洲昆士蘭州,亦有一條街道– Young Street ,以紀念一名中國商人,為澳洲作出重大貢獻。但是,這些地產商或地方政府盲目地跟風式取洋名,顯得山寨味十足,俗套非常,惹人反感。因此在情方面,中國政府的確有其道理。

但是實際上的操作,又是否如理想般可行呢?其實早在1986年民政部所發的《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已經有「不以外國人名、地名命名我國地名」的規定。但其中只包括自然景觀、行政區劃、公共建築等,而並未將私屬領域的酒店、大廈等涵蓋在內。因此中國政府這「一刀切」的行為,的確是有違規操作之嫌。這些酒店和度假村,多是由私人企業出資開發,「命名權」也是商家自由。民眾可以表達不滿,但只要不違法,也無權要求他人更改名字。當然,中國政府是有權更改規則,但試想想,很多已建成的酒店、度假村都是以外國建築設計或背景作藍本,一個以美國西部作背景的度假村,被迫改成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名子,豈不是更不倫不類嗎?而且,中國不同地方的經濟條件和文化氛圍亦有所不同,有些地方使用「洋名」,的確可達致國際化的結果。

對於一些街道、公共建築的命名,要是規範倒是應該的。但是以這結果論的方法,「一刀切」將「洋名」除去,只會顯得中國政府對自身文化的不自信,亦治標不治本。中國政府其實更應從根本入手,提高民眾的文化意識,中國製造的可信性或規範公眾地方的命名程序,方可達致減少「崇洋媚外」的心態。

 

香港康文署「去國立」風波

香港的地方名字正好完美演繹出奇特但又達致和諧的感覺。香港曾被英國統治,因而很多地方名字是以當時的英國官方官員名字命名,有時又會在中、英文翻譯上出現不一致的情況,但這一切因是中、英文化背景所致。在回歸中國後,亦沒有聽到要更改地名的聲音。

但想不到對稱呼如此政治不敏感的香港,竟鬧出一場滿城風雨的鬧劇。香港劇團糊塗戲班近日公演一齣舞臺劇,而該製作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下稱:康文署)主辦。演出後有演員在社交網站上載一張場刊圖片,指康文署拒絕刊登劇團執行監製個人簡歷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中「國立」字眼。該圖立即在網上瘋傳,不少團體連名抗議,更有人揭發類似事件早在2007年開始已經不斷發生。有消息指是康文署(或個別職員)根據中國政府給中國傳媒的指引,要求刪除任何台灣機構中的「國立」兩字。

 

正名顯政治智慧

 

香港身為中國一部分,其政府部門當然必須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在「錢七條」的原則下,在官方的活動,對於稱呼亦有一定的規定。但在非官方式的文化交流活動上,在回歸後多年來,港台雙方一直到恰如其份,亦沒有引發過甚麼風波。在某些康文署的活動,他們都名正而順地寫上「國立」兩字。在事件中,很多人指責康文署不尊重學術和藝術,但康文署更不尊重的,是事實。每所大學的名字,背後有其歷史和文化因素,亦有一定的含義,實在沒有理由刪除別人大學名字任何一個字眼。

「國立」兩字可解讀成兩種意思,一種是「台灣國」,另一種解讀是「中華民國」。「國立」兩字在台灣教育機構上,更多泛指公營意思。「國立」在官方交流上,的確是一個政治敏感的話題。但姑勿論哪種解讀正確,康文署(或個別職員)在非官方的文化交流上,過度解讀「國立」二字,鬧出一場政治風波,的確顯得政治智慧不足。中國政府給中國傳媒的指引,在一國兩制下,連香港傳媒都不須跟從,更何況要到康文署這管理一般文化事務的部門,在一場小演表的場刊上,去管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呢?

有時候從「正名」手法,的確可顯其政治智慧和立場。例如去年的「習馬會」,正好反映「正名」的重要性。去年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互稱對方為「先生」,被視為是雙方為了達成這歷史性會面而作出的善意努力。用「先生」二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政治爭議爭拗,但又不失優雅尊重的感覺,正好反映其政治智慧。今次中國政府要除「洋名」,打擊「崇洋媚外」心態,政治正確但治標不治本。香港康文署對於「正名」一事,則顯得多管閒事,無事生端,政治不正確。看來中國政府和香港政府還要多多向「習馬會」中,好好學習「正名」的技巧。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