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RejoiceOnAir 專業聲譯

太極-中華文化傳承 太極老師林麗蕾Lilei Lin

太極-中華文化傳承

太極老師林麗蕾Lilei Lin

 

文・何懿羚

圖・受訪者提供

rejoiceonair-logos-voice

2004是Lilei初次來到澳洲的年份,很多人以為在外國生活一定比國內活得更輕鬆,正所謂「到處楊梅一樣花」,生活終歸是生活,組織一個家庭很容易,維持一個家庭卻不易,少不免要面對現實的問題。過去幾十年間,Lilei經歷了太多人生的低潮,從嘗試到失敗,她反覆試過無數遍,終於千帆過後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澳洲這片大地上綻放生命的美麗。

 

從小便是運動健將

林麗蕾踏上運動之路絕非偶然,她小學時就讀廣州市的重點體操學校,在招生的時候,有名教練挑選她進入體操隊,自一年級開始接受訓練,兩年後因翻筋斗時意外弄傷兩條骨而被迫中斷體操,教練繼而轉介她去學擊劍,一學便是五年。年紀小小的她當時一星期有兩三個下午都要練習,一邊讀書一邊訓練,她笑言一點也不辛苦,更說小時候的她十分好動,一到小休時段她便首當其衝地奔向操場上的單桿玩耍。除此之外,身為學校田徑隊一員,她曾代表參加地區田徑比賽,取得全區跨欄亞軍之位,惜在中學三年級時教練告知她爸爸,她的擊劍水準不能再有突破,才放棄擊劍。

之後,Lilei遇到一位醫生兼武術老師,非常感興趣的她一到晚飯後便去公園習武,當時她學的是北派武術,公園同場還有南派武術師傅,教授她虎鶴雙型拳,這次一學便是兩年。兩位師傅其後推薦她出賽,並且在虎鶴雙型拳中取得全廣州第三名,對於不是從小習武的人來說,這已是很好的成績。武術對於她是快樂的來源,她笑道小時候活像一個「小男孩」,經常和師兄師弟聚起來切磋武藝,武術班裡的女學員基本由她帶領進行壓腿、踢腿、單飛、雙飛等動作,也正因為她幫助帶領女學員,老師分文不收教她武術。

 

在澳洲的生活

Lilei是在2004年來到澳洲定居,來澳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愛情。早在2000年Lilei還在國內生活時,她透過共同朋友認識了現在的丈夫James。初次見面時倆人一見鍾情,James回到澳洲後倆人一直以電郵聯絡,半年後,James再度到中國旅遊,而James浪漫地在北京萬里長城向Lilei求婚,促使她來澳生活,成為一位「過埠新娘」。談及她的婚禮,她笑稱一切都很簡單,只邀請了幾位好友。雖然沒有水晶燈般的排場,但卻是最真實的幸福。

Lilei來澳之後人生重新起步,踏入澳洲,她首要做的是找工作,以「生存第一」為首要目標。雖然她先生有固定收入,但畢竟家裡多了個人等於多了一份開支,她先生自動提出找外快,下班後在一所幼兒中心當清潔工幫補家計,日子過得非常辛苦,Lilei見狀便主動幫忙丈夫分擔清潔的工作,狀況持續大概一年,她認為長久下去不是辦法,何況一年間丈夫多次病倒,更加堅定她外出工作的念頭。幸運地,她在Box Hill的中醫診所當中藥配藥員兼職,她心想「儘管現在只是位中藥配藥員,薪金低,什麼事情也要做⋯⋯但我不介意」,可惜最後老闆辭退了她,但並沒有磨滅她生活的希望,反而更加奠定她日後的計劃。

 

新移民來到澳洲最大的難題莫過於語言障礙。幸好Lilei曾在廣州外語外貿大學修讀英文,對於生活上日常會話還是能應付的。Lilei一直想成為中醫師,後來她為了達成在澳洲從事中醫師行業的願望,報讀了Swinburne大學設立的英語課程,以達到本地大學的入學資格。剛開始老師評估她就讀最高級,即四級英語課程,讀了兩個學期後成績依然不理想,幾經思量到第三學期決定降級到三級英語打穩根基,其後她的信心慢慢恢復過來,學習當然不易,憑藉堅持「讀中醫」的信念,最終順利畢業。好學的她取得了英語證書後便到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報讀中醫學位課程。可是澳洲的中醫執業資格比想像中還嚴謹,除了中醫知識,還需對西醫方面有認識。Lilei從小到大不擅長理科,現在還要以英語學習,自然是不能應付,堅持了一年半的學習,壓力大到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向現實低頭,中途退出課程。

上天是公平的,損失了一些必定得到另一些。一段時間後,她在先生的公司內找到一份文職工作,這是她首次在澳洲獲得一份高薪且福利好的工作,她笑言在內工作的幾年是她在澳洲生活最好的時光。好景不常,工作五年後,她因工作上的不愉快提前離職,時間正好對上她先生就職的公司倒閉,因此,排山倒海的財政問題迫向他們。此時,她精神不敵生活的壓力,需要尋求專業的意見。她先生在她身體狀況不佳時依舊不離不棄地照顧Lilei,愛情並沒有因時間而沖淡,反而更加深對方的重要性。

她的身體在休養時,休養中心的一位華人導師介紹她參加一些對健康有幫助的課程,在幾次的交談後,導師決定動用中心的資源讓Lilei可在中心內開班教太極,這可算是她在休息期間最大的鼓勵,她笑言「很開心可以做到自己喜歡的事」。一年後,中心計劃擴大對華人的服務,更開辦多個興趣課程,Lilei更被委任為課堂協調員,負責管理各興趣小組的課堂,她也負責在家庭部門幫忙組織郊遊等活動,生活過得充實,可惜一年後負責興趣班的經理辭職,Lilei又再一次失業,幸運是中心對Lilei的信任促使她可以繼續組織郊遊。同時她的導師推薦她報讀導師課程,完成後她取得資格獨自組織活動,她也有參與中心機構的委員會,於會議上可提出她的意見。她在中心只停留了短短的三年,雖然到最後所有她辦過的班早已停課,但她把太極班轉移到在華人健康促進會裡上課,Lilei以前在機構內的學員全都可過來繼續與她學太極。

 

開始太極的瞬間

小時候從體操到擊劍,武術到田徑,到底是什麼力量把她帶到太極呢?曾經,Lilei在年輕時身體受過創傷,在國內接受過氣功治療,自此她對氣功有了認識,好奇為什麼氣功太極師傅可用身體磁場改變人的健康,「每個人都有人份磁場,人與人之間的感覺,通過磁場感應到對方的一舉一動,比如對方來者是善意或是惡意,你會感覺到,我覺得這磁場後特別。」可惜Lilei此時身處異地,沒辦法找到位氣功師傅再度為她以磁場調理身體,令她十分苦惱。早在廣州已受洗相信神的Lilei,清楚記得當時腦海裡一直有把聲音告訴她「學太極」,後在社區報紙上看到一則太極班廣告,這便打開了Lilei與太極的緣份。

可能是有武術的根底,Lilei憶述第一節課時教練不禁問她是否有有曾學習過太極,初次接觸的她當然否認,教練對她的天資十分欣賞,並對她說楊式傳統太極拳一共有六級,到她完師時,學校可聘請她作教練。這段時期她還在就讀英語文憑,一邊學太極一邊學習,大概一年半後學完楊式太極拳她便如願當上了教練。加上學習和教授的時間,Lilei總共在該太極學校待了五年,期中亦有一次機會,讓她初次踏上太極比賽的舞台,再嚐勝利的滋味。2007年時有位太極師傅從中國到來教授太極,由於課堂是雙語關係,Lilei負責翻譯,這位師傅對Lilei的表現有不錯的印象,並說她已達到國際比賽的水平,鼓勵她參予比賽,於是Lilei參加於香港舉行的國際武術比賽,報名了一項四十二式太極拳、一項三十二式太極劍,前者取得亞軍的佳績,後者取得第五名。後來她停止了在太極學校的授課,但本人對太極的練習卻不歇息,在家自行鑽研正宗太極招式。她的人生期間已發生了不少變動,但都能靠自己克服,以前休養時在機構中曾經開辦太極課的她更是為她日後教授太極次路再添一筆經驗。

今年,同路人雜誌社社長周偉文找到Lilei,希望她能以專業的太極知識開班教授,她欣然接受這建議,現在進入籌備階段,祈今年四月成功開班。Lilei認為太極不只是項運動,還是一項陰陽學、倫理學、美學和中醫學。太極源於道家思想,歷史攸久,蘊含豐富的中華文化,理論來自陰陽五行,易經,加上她有中醫知識,她稱她的班會混合中醫角度為學生授課。不單單是明白招式是怎麼耍出來,還希望學生可幾明白招式背後的含義、理論,在她看來,太極像是西方的心理學和治療學,那麼太極具體是什麼呢?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她在訪問時賣了個關子,可能學員要上了她的太極課才能知道這問題的答案。

 

結語

在訪問期間令筆者很深刻的是對於中華文化的傳奇,Lilei有一份使命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的五千年文化不能一朝一夕被取締,她指現在中國日益強大,如有一人能操中文和英文,會為兩國成為一道橋樑,不單是把自己文化介紹給主流社會,也可把主流社會文化帶回來,相得益彰。她覺得可惜是有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不單要做主流社會,華人社會也不能放棄」,她認為教授太極是中華文化的傳播,在澳洲有成千上萬的華人,卻不是所有華人也清楚中華文化,「外面的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有多少個真正認識自己的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代,作為移民澳洲多年的華僑,如不把自己祖宗的文化傳給下一代,將來會很遺憾。她強調,太極不只是強身健體,太極是中國武術,博大精深,需要後人傳承下去,「一個民族沒有了文化,就像沒有靈魂,沒有靈魂就會失去一切,因此文化是非常重要。」教授太極於她不僅是強身健體,更多的是一份文化傳承。

Lilei的人生中經歷了高潮低潮,移民後在澳洲經歷了種種不適應,終於以她的與趣在異鄉找到一片天,教授太極以幫助傳承中華文化,歷盡艱辛找到自己的出路,十分讓人欽佩,亦昐她的太極班開班成功,繼續讓廣大人們認識真正的太極。

 

 

 

 

 

 

 

 

 

Continue Reading